何不推倒“擺設化”的校訓重建?--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何不推倒“擺設化”的校訓重建?

網友 郭文婧

2013年02月25日11:16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近日,一項針對國內256所大學的調查顯示,有192所學校的校訓都是“四詞八字”的口號式,還有個別大學校訓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訓同質化、標語化現象嚴重。調查還顯示,六成大學生對校訓“不感冒”,甚至有在校老師工作七年竟不知校訓。(2月24日《武漢晨報》)

校訓,《辭海》的解釋是這樣的:“學校為訓育上之便利,選若干德目制成匾額,懸之校中公見之地,,是校訓,其目的在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校訓,本應是一所學校之魂。什麼樣的校訓,就規定著什麼樣的辦學方向和什麼樣的人才培養規格。校訓像一面鏡子,它之於學生的記憶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程度。中國大學同質化的校訓,說明培養的是同質化的人才﹔成為擺設的校訓,說明培養出來的是無魂的人才。

學生為什麼會覺得校訓是擺設,不感興趣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辦學者、育人者自己都做不到。“博學”,老師卻一知半解﹔“厚德”,老師卻一再學術腐敗﹔“團結”,卻常見“窩裡斗”﹔“創新”,卻只是照本宣科﹔“載物”,為利益忙碌卻見得更多﹔“求是”,卻聽到的盡是口號……在辦學者和育人者身上,很難體現出校訓的精神追求和堅定信仰,更多的是形式主義的“假、大、空”。現在很多教師抱怨德育很難,其實,“擺設化”的校訓就是最好的原因注腳。

功能的發揮,離不開來源的正解。國外大學校訓的來源,無外乎是兩種,一是奠基人的舉辦目的,拿破侖“為了打仗而受訓”創辦了聖西爾軍校,康奈爾為了“讓任何人都能在這裡學到想學的科目” 創辦了康奈爾大學﹔二是以杰出校友為標杆,便選其名言以勵志,柏林大學的校訓來自馬克思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斯坦福大學的校訓來自首任校長大衛·斯塔爾·約旦的“讓自由之風吹拂”……可以說,西方每一所大學的校訓,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因為故事精彩,所以校訓有力。

而我國大學校訓的來歷,就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為了“標配”而生憋出一個校訓。“尋章摘句老雕虫”,到古老的經典裡去找﹔“逢迎領導、投其所好”,一個人的題詞就變成了一所大學的校訓﹔“征文啟事”,由領導憑其偏好打鉤。這樣的校訓,看似句式工整、形式優美、詞義明快、朗朗上口,然而缺乏歷史的厚重,缺乏情感的親切,缺乏故事的精彩,缺乏榜樣的激勵,從而也就缺乏刻骨的銘心和長久的印象。

既然超過六成的大學生認為校訓只是學校的“應景之作”,“不感冒”,對他們“沒多大實際意義”、“很空”、“不能深入人心”,大學何不實事求是,順應民意,推倒“擺設化”的校訓重建?特別是在新一輪的“大學去行政化”,紛紛制定《大學章程》,追求特色辦學、自主辦學的背景下,深入挖掘一下自身的辦學傳統和文化內涵,深入思考一下學校的當下之要和未來之本,明晰自己的辦學定位,重新確立一個具有廣泛認同感的校訓。

當然,已經有了校訓的大學,也不一定非要拋棄“假、大、空”的校訓,從現在開始,圍繞校訓開展持久相關的文化建設,用實際行動一點一點去落實校訓,即使只是“八字四詞兩句”中的一個字、一個詞也很好。“求實”、“創新”、“厚德”、“博學”、“勤奮”、“團結”、“嚴謹”……隻要能做到其中任何一條,都很了不起,都讓人肅然起敬,都可以將校訓內化為師生們的為人為學品格,展現一所大學的精神追求。

大學校訓已經淪落到“到底有沒有存在意義”的爭論之中,畢業生對國外大學的校訓記得比自己的還清,真是大學辦學之恥。問題是,現在的中國大學,能夠知恥而后勇嗎?能將“假、大、空”變成腳踏實地嗎?能讓自己的學生“感冒”起來、自豪起來嗎?

(責任編輯:郝孟佳、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