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有聲照片……在移動互聯網風靡的時代,你會拋棄手機短信,使用另類的拜年方式嗎?不少市民反映,今年春節收到的祝福短信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另類拜年信息。
微博拜年很流行
農歷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家住渝北黃泥塝的市民官娜就在自己的微博上跟親朋好友拜年,同時上傳了自己在家吃年夜飯的圖片。這條信息雖然隻有“拜年了”三個字,但后面@到的好友名字卻有10多個。
統計數據顯示,蛇年第一秒,新浪微博共有34977條微博發出,創歷史新高。從除夕夜到新春凌晨7小時之內,新浪微博網友共發出了超過1958萬條與春晚相關的微博,平均每小時討論量高達280萬條。
語音微信一對多
在微信中,不少用戶也使用語音功能與好友拜年。留在湖南過年的重慶人徐紅就在微信中向好友多次發送了語音拜年,“和朋友之間的拜年,再用短信就落伍了,現在流行的是語音。”徐紅說,語音拜年就像對講機一樣,一個人說完另外一個人搶到話筒后就能發言了,既有親近感又增添了樂趣。
陌生人之間的拜年在微信中也很流行。重慶晨報記者昨天在微信中撿了幾個漂流瓶,發現大部分內容都是拜年消息,不少人還是用語音錄下來的。
蛇形祝福體走紅
在解放碑一家公司工作的錢麗麗告訴晨報記者,蛇年春節讓她最難忘的拜年信息莫過於自己在微信上收到的蛇形祝福,“好長一條,我足足翻了好幾頁手機屏幕才看完,真的很有創意。”錢麗麗說,她收到這條拜年信息后,也同時轉發給了自己的幾十個微信好友。
在錢麗麗的手機上,重慶晨報記者看到,這條蛇形祝福短信一共由281個帶有祝福寓意的四字成語組成,設計者心思巧妙,利用空格鍵將一個個成語匯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蛇。(重慶晨報記者 劉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