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和最近招工季的到來,不少學生這邊廂抱怨工作難找,?食艱難,那邊廂卻花錢如水,其中,花在“另一半”身上的戀愛費用更是讓人驚嘆。“大學生活開門七件事:吃飯、睡覺、上網、戀愛、犯賤、曠課、補考,樣樣要花錢。”最近,這條順口溜在大學流傳甚廣。
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也隨機對50名深圳大學生的戀愛費用展開調查,身處高消費的深圳特區中的大學生們,戀愛成本到底幾何?
統計:男生戀愛消費高於女生
連日來,記者分別對深圳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技術學院三所高校的學生展開隨機調查訪問,共採訪了近百名學生(其中包含有50名戀愛的學生)發現,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們,在戀愛、吃飯、奢侈品等的花費上都無所顧忌,其中戀愛的花費上更是“大頭”。學生的消費方式大體相同,主要由伙食費、購物費、手機費等組成,不少學生在採訪中也坦言自己缺乏理財觀念。
在記者隨機訪問到的50名學生的支出中均包含了“戀愛費”,他們的戀愛支出費用少則幾百元不等,多則上千元也司空見慣。其中,超過2000元的共有8名學生,超過1000元的共有28名學生,500元以下的學生寥寥無幾。幾乎所有談戀愛的學生們每月的零花錢,都有80%以上的錢用在了“拍拖”上。
50名有戀愛消費的受訪者中,不少學生都認為,戀愛消費是很正常的。綜合採訪的意見中,記者發現男生的戀愛消費普遍比女生偏高。用一名學生的話表述就是:“男生當然要買單啦,要送女朋友禮物嘛,做男人就有這個責任的。”
雖然男生們都紳士風度十足,包攬了戀愛中的大部分花銷,但不少女生在這方面的消費也並不比男生少。“我也不好總是叫對方付錢啊。也會回贈禮物,還要扮靚自己。”記者發現,女生們是把購置化妝品、護膚品、新衣服的需要也列入戀愛消費中。
深大女生小向說,她每個月能有1500元的生活費,但是和男朋友都喜歡在飯堂吃飯,偶爾周末會去外面撮一頓。小向告訴記者,他和男朋友家都住在深圳,每周末都會回家,回家后都很少出門,都是在學校裡“拍拖”,她每個月會在生活費中“省吃儉用”一部分,用作戀愛的花銷。“像買點水果、零食給男朋友,或者買點衣服、化妝品打扮自己。”
探源:戀愛花費受得了嗎
比對全國高校的大學生消費水平來看:最近一份由鄭州輕工業學院大學生記者團對鄭州300名在校大學生戀愛消費成本調查顯示,鄭州的大學生戀愛消費普遍不高,總體趨於“男女平等”﹔也有媒體對不少省城高校的消費做出調查,大學生在戀愛消費中,少則十幾元,多則百元。
羊城晚報記者在深圳高校的戀愛消費水平調查中,發現學生每月在戀愛上花費超2000元以上的並不在少數。沒有穩定經濟來源,涉世未深花錢卻大手大腳的深圳大學生們,他們的戀愛費用從何而來?
A、兼職老手搏命賺戀愛本錢
深圳大學的小洪說,學校有個荔園晨風BBS,裡面總是有各種兼職信息,有招家教的,有招短工的。他說,每年深圳都有各種大、小展會,總會招聘禮儀、司儀等工作,基本上每天能有500-1000元報酬,而他就是展會兼職的“老手”。
小洪,一個1.80米高的陽光男生,今年大二,和女朋友在一起半年了,利用他自身的相貌優勢,經常躋身各種展會做模特、司儀。他說,因為父母給的零花錢不多,每月也就1500元。“談戀愛以來,花的錢就多了,要和女朋友一起吃飯,還要給她在生日、紀念日制造浪漫,平日還會買些東西給她,所以要自己掙錢才夠花啊。”
除了小洪,記者發現,深圳高校的不少學生都有各種賺錢的辦法。“KTV費、電話費、香煙、零食和戀愛費用后所剩無幾了。”深職院的小韓告訴記者,像中國移動,每年都會在校園裡招聘做兼職的學生,在各營業廳裡做工作人員,上班時間按照小時計算,每月做的多也能有上千元的兼職費,“用來補貼自己的零花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