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張千帆11月28日做客中新網談“異地高考”,他近兩年曾三次向國務院、教育部遞交“異地高考”建議書。 中新網記者 張龍雲 攝
中新網11月28日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張千帆今日做客中新網解讀“異地高考”話題。張千帆認為,對於北京、上海、廣東這些省市,相關要求可適當抬高,目的就是不要一下子放開得過猛,使得當地吸納考生成為問題。
張千帆表示,各省市推出異地高考方案時制訂基本的要求即可。但北京、上海、廣東這些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非常多的省份和直轄市,相關的要求可以適當抬高,比如說可以對於學生的學籍要求,就學年限的要求,三年、四年,或者稍微更長一點,目的就是使得不要一下子放開得過猛,使得當地吸納這些考生成為一個問題。
張千帆提到,“其實四部委的意見當中也明確說了一個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的隨遷子女人數比較多,他們進來考試以后還涉及一個問題,就是錄取問題,在當地高考隻有在當地錄取。當地錄取在我們這種分省指標體制下,又會增加當地的競爭。如果說指標不變,同樣的指標人增加了,肯定會增加當地考生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家長或考生反映出來的一些憂慮。”
張千帆還指出,“教育部今年也明確說過,不要影響現有的這種利益分配,要適當保護當地的利益,所以說允許當地的高考適當去增加在當地錄取指標,保証當地錄取比例不變,我覺得隻要有這樣的措施,是能夠比較妥善解決,就是協調異地考生和本地考生之間的利益。”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