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僅兩省出台具體方案 京滬粵動向未明--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異地高考僅兩省出台具體方案 京滬粵動向未明

2012年11月28日0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日前,北京、廣東等地陸續發布2013年高考報名通知,其中並未提及非戶籍人員報考事項,異地高考政策明年能否順利施行引發猜測。其它多個省份也在緊鑼密鼓制定方案,海南、浙江、湖北等十幾個省市均宣稱會在年底前出台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日前,北京、廣東等地陸續發布2013年高考報名通知,其中並未提及非戶籍人員報考事項,異地高考政策明年能否順利施行引發猜測。官方要求“年底前出台異地高考具體政策”,現在也隻剩1個多月時間,各地政策能否在大限之內出台,成為關注的焦點。

  僅兩省出台具體方案 京滬粵動向未明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共1260.97萬人。為保障這部分人受教育的權利,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四部委《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異地高考具體政策,福建、江蘇、湖北等十幾個省市隨后表態將會在年底前制定具體措施。

  黑龍江10月31日率先公布了異地高考方案,成為第一個明確“異地高考”具體門檻的省份。根據方案,具有黑龍江高中學籍且高中階段在黑龍江連續就讀3年以上,父母在黑龍江有合法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的外省籍隨遷子女,可在當地報名就地參加高考。其中,合法穩定的住所含租賃房屋。隨后安徽也出台了相關方案,且唯一要求是有“高中階段完整學籍”,這一門檻比黑龍江還要低。

  山東、福建兩省則在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意見之前,即提出從2014年起允許高中階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在本地參加高考,但具體實施細則仍在制定中。江蘇雖尚未出台具體措施,但明確表示將在2013年開放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此外,其它多個省份也在緊鑼密鼓制定方案,海南、浙江、湖北等十幾個省市均宣稱會在年底前出台隨遷子女異地高考方案。

  就在公眾認為異地高考將會在明年順利推行之時,上周,北京和廣東相繼發布高考報名通知,通知中均明確要求本地戶籍考生可報名在當地參加高考。被媒體解讀為“暫不允許異地高考”。北京教委對此回應稱,有關非京籍考生的高考方案目前還在研究制訂當中,尚未推出,因此,將針對本地戶籍考生的高考方案解讀為2013年非京籍考生不能在京高考是非常片面的。

  同樣是在上周,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証管理辦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擬對居住証進行“積分制”管理,持《居住証》A証的人員,其子女按照規定可在上海參加高考。這也被解讀為上海異地高考出現鬆動跡象。

  雖然2個月內已有部分省份宣稱明年放開異地高考,京滬粵動向未明仍舊給異地高考的前景潑了一瓢冷水。京滬粵動向引人關注,不僅是因為這三地外來人口多,關系更多人的利益,還因為這三地作為全國高考窪地,享受了更多的教育特權。尤其是京滬兩地,優秀大學集中,招錄的本地學生較多,高考競爭小,自然成了反對教育不公平的眾矢之的。因此,對於這三地遲遲不放開異地高考,其他省份的考生和家長難免會認為這是在維護本地特權利益。

  綜合兩方面的因素,京滬粵自然也成了中國異地高考改革最受關注的地區。中國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稱,如果京滬粵的異地高考問題不解決,基本上等於我國整體的異地高考問題沒解決。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近日表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是教育公平的標志性事件,現在離年底隻有1個多月時間,“要集中力量,打好這一硬仗”。他還透露,近期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對各省(區、市)開展專項督查,還要分赴京滬粵等地督促指導落實方案。

  擔心本地教育資源被搶 “門檻”設置成最大看點

  放開異地高考后,非戶籍考生是否會搶佔本地教育資源成為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各地推行異地高考這一政策面臨的巨大壓力。

  目前推行異地高考比較積極的省份大都面臨相對較小的壓力。據統計,安徽全省非本地戶籍高中生數量約為2000人,相對於幾十萬的考生數量影響很小。而且安徽還是人口輸出大省,異地高考實施后輸出人口大於輸入人口,綜合考慮並不會損害本地考生的利益。而山東也具有同樣的情況,再加上山東高考錄取分數相對較高,異地高考對外省考生並無吸引力,實施異地高考從整體看也是利大於弊。

  相反,京滬粵作為中國最大的人口流入地,出台異地高考方案面臨巨大壓力。據統計,在上海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者隨遷子女超過50萬人,而在廣東則超過330萬人。如果放開異地高考,則會對本地考生的利益造成巨大挑戰。部分家長認為外籍孩子過多佔用本地教育資源,也有網友認為,京滬等大都市已處於人口飽和狀態,如果放開異地高考,會有更多外地人涌入,不但現有教育資源無法承受,還將引發房價上漲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異地高考門檻如何設置也成了關乎每個人利益的事情,在民間引發熱議。教育部等四部委在出台意見時曾提及各地可根據三個(家長、學生、城市)條件制定措施,從目前已出台相應政策和意見的省份看,學生條件高中階段完整學籍,成必備限制條件。黑龍江則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兩項家長條件有合法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這也被認定為是相對寬鬆的限制。

  上述省份較低的門檻獲得眾多教育專家的認可。北大法學院教授張千帆日前向國務院提交異地高考建議方案時提出,隨遷子女應有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就學年限,並作為認定異地高考資格的主要條件,而不應該在社保年限等問題上設置高門檻。

  目前京廣尚未出台相應政策,對於上海實施的居住証積分制,部分專家也不予認可,認為這只是人才流動制度和人事制度上的改革,算不上異地高考改革。京滬粵將如何設置限定條件引發關注,三地如果效仿安徽等地設置低門檻,將導致眾多外地人員涌入搶佔高考窪地。

  因此有分析稱,京滬粵即便出台政策,限定條件也會比安徽等地嚴格很多。教育公平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實現。尤其是京滬等地長期享受教育特權,一下全部放開肯定會出現城市消化不良等大量問題。開始的相對高門檻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以后再逐步降低。

  限定條件如何設置也成了異地高考改革最難把握的度。條件設置過高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不公平,而條件太低則意味著京滬等大城市的住房和教育等資源會隨著外來人員的涌入面臨巨大考驗。

  推行異地高考引發對高考移民擔憂

  異地高考推行引發部分家長對高考移民的擔憂。由於高校在各省投放固定名額,而各地教育質量、考試難度、錄取比例均不相同,因此存在像京滬以及西部一些省份等所謂高考低分窪地,每年都會有一些考生去這些地方參加考試尋求投機。

  對此,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談鬆華稱,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對“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和“高考移民”做出區分,並從制度本身明確標准,確定非戶籍人口高考針對的人群。教育專家熊丙奇談及上述兩個概念時指出,異地高考面向的人群是“孩子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首先在城市工作,孩子跟著過來並在這裡接受了義務教育,以及擁有高中學歷,而不是為了尋求低分窪地在高考前投機移民過來的。”

  但也有網友擔心,即使做出這種區分也仍舊防范不了高考移民的發生。如果簡單的將標准定為“父母在城市工作,孩子接受3年高中教育”,可能會有父母為讓孩子享受高考特權而暫時去京滬等地工作3年。因此,這一舉措反而容易成為產生更多高考移民的漏洞。

  因此,在推行異地高考的同時如何避免高考移民擴大成了必須考慮的問題。教育部長袁貴仁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也坦言,高考改革是最復雜、最敏感的一件事,異地高考一方面是有條件的准入,另一方面在推進時還要謹慎防止高考移民,以免造成新的不公平。

  異地高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南開大學社會學家關信平對此表示,京津滬等地區的市民已經習慣享受比外地更加優越的高考資源,當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公平、平等地重新分配資源時就產生了矛盾。

  關於異地高考問題的解決,專家指出,隻能一步一步解決,通過設定一定的限制條件讓一部分人先享受,此后則要在逐步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的前提下穩步推進。

(責任編輯:郝孟佳、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