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80年间培养26万学子

记者林露
2018年06月26日08:1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从陕北公学至今,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建校80年来培养了26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共和国建设者,涌现出一大批学界泰斗、杰出政要和商界精英,如:钱理群、京东集团CEO刘强东、高瓴资本张磊、“扎根基层的时代先锋”宋鱼水等。

“‘实事求是’的校训已经成为人大人的精神底色。”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苗苗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8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

不让优秀学生因经济原因失去开拓国际视野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58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赴国外、境外参加各类海外学习项目的学生达2200多人次。

“学校设有校长奖学金和心平留学贷学金,资助学生出国交换学习或留学,让优秀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去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苗苗介绍说。

据了解,在人大,学生奖励项目分为个人奖项和集体奖项。奖学金分为荣誉类、学习类和专项类三大类,涵盖学习、科研、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文体优秀等多个方面。

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通过一组数据,苗苗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建设现状。201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14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居于全国领先位置。

在2017年12月公布的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以“9个A+学科A+,、14个A类学科A类,;A+学科数位居全国第四,人文社科领域学科A+学科数位居全国第二”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今年,学校招生政策及招生计划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无原则性调整。”苗苗介绍说,今年信息学院新增分流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招生专业为理科试验班(信息与数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增分流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招生专业为人文科学试验班。

政策性加分20分“封顶”

今年有哪些投档政策和录取规则需要考生关注和了解?苗苗介绍说,投档时,对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学校认可考生其中最高一项加分,且最高不超过20分。除特殊类型招生外,学校不认可任何降分投档政策。

录取专业时,学校设置1分的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各专业志愿之间分数级差相同。所有已投档考生分科类(或选考科目)按实考分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顺序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一个分数级差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以此类推。

同一专业录取时,若考生等效基准分相同(等效基准分为考生实考分减去专业级差分),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综、外语成绩,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理综、外语成绩,浙江省、上海市考生按照所在省(市)考试院投档位次录取。

转专业or选择副修专业

在入校后的专业调整政策方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凡符合学校和各学院规定的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转入新专业学习。本科生转专业时间为在校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

苗苗说,与转专业这种调整主修专业的制度相比,为更多学生所利用的是自2013年开始实施的双选认证制度。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跨专业选修课程,采取双选认证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自主选择副修第二学位或第二专业,毕业时按所修学分和论文情况进行认证,可获得副修学士学位或副修专业证书明或副修学士学位。“这一制度不设门槛,让学生充分自主的选择感兴趣的学习方向,目前在本科生中利用率很高。”

谈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苗苗介绍了2017年人大毕业生的总体情况。总体来看,毕业生中就业创业工作、国内升学(含保研)、出国留学约各占三分之一。26个学院中,财政金融学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国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劳动人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统计学院、文学院、信息学院、中法学院等12个学院的就业率达到100%。77个本科专业中,54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 

(责编: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