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18毕业季·最后一课>>新闻列表

2018毕业季的“最后一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寄语毕业生:青春拥抱时代 使命引领未来

2018年06月25日12:43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18届同学人生的大日子,是专属你们的荣耀时刻,5307名本科生、3071名硕士生、276名博士生圆满完成学业。作为校长,我和你们一样无比喜悦、无比激动。在此,向全体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请你们和我一起,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和帮助过你们的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从西电的学生变成西电最年轻的校友了!回首过去,在海棠、竹园、丁香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在大活、E楼、F楼彻夜研发黑科技的团队小伙伴,在主楼、实验室、图书馆指点迷津的良师益友,会成为你们一生留在心灵深处最值得珍惜的人。热议总书记的回信,自编自演的话剧;碧波荡漾中划着赛艇看世界,终南山下诵读文化经典;集体吐槽迷宫一样的B楼,发现食堂惊艳的葱油拌面;感受春天东区小花园每一缕阳光、夏天运动场上每一次呐喊、秋天银杏大道每一片落叶、冬天钟楼广场每一场雨雪。欢声笑语、酸甜苦辣都是西电留给你们的独家记忆。“一朝西电人,一生西电人”,无论时光怎么流逝,“西电人”就是我们共同的口令和永恒的情怀。

你们是我作为西电校长送走的第一届毕业生。7个月来,我一直在感受着西电、感受着你们。你们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你们的自信坚定、活力迸发,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你们之中,有组织被总书记点赞的“红色文化筑梦之旅”的曹东杰同学;有获得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李子晗同学;有毅然回乡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吾丽孜娜同学;有连续4年获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国际留学生阿莫瑞同学;有以本科生身份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丰一帆同学;有获得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冠军的王世楷同学;还有2018届每一位优秀的毕业生,你们都是最棒的!你们把人生最激情、最宝贵的青春时光铭刻在这座校园里,成就了西电流光溢彩的一页。我为你们喝彩!为你们骄傲!

进校之初,相信你们跟我一样,都为西电历史上创下的多项全国第一而震撼;离校之际,我非常自豪地告诉大家,在你们快乐成长的这几年,母校也在加速奔跑:国家三大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信息感知协同创新中心行业第一,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并列全国第一,工程学、计算机科学ESI排名进入世界前1‰,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全国第一进入首批示范建设行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双创大赛金奖数并列全国第一,获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欧拉特等奖,诸多荣耀,你们既是近距离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最光荣的参与者、创造者。

毕业前后,大家议论得最多的一定是去哪里工作、待遇怎么样。我知道,你们是BAT这些互联网巨头,中国电科、中国航天等军工重点单位、大批优秀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很多学生还未毕业就被预定得差不多了,这也是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在座的一些同学,甚至拿到了50万以上的年薪,我为你们感到高兴。但是,西电的价值、你们的人生价值,远远不是一份优渥的工作、赚得的金钱多寡可以定义的。因为你们未来要面对的,是史上最大规模、竞争最激烈,最为激荡人心的变革时代,在0与1奠定的宏伟信息大厦之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会被打破,我们生存的地球将变为一个智慧地球。

在这个不可逆的智能化大潮中,变革每天都在上演。计算机出现之前,程序员是不存在的;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人机结合是难以企及的未来技术;特斯拉出现之前,智能生态汽车是无法想象的产业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时代就是被这些颠覆性技术和无法想象的模式所改变的。

母校正紧跟时代一起改变。我们部署了“三步走”发展战略,重点关注两大任务:一是实施以人事制度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芯片技术、空间科学、IT+医学等领域重点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这就是西电的“追赶计划”;二是实施以技术为驱动的教育现代化,通过云计算+教育、虚拟现实+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方式,变轨超车,在不断转化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的基础上,树立信息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标杆。这就是西电的“超越计划”。

我们的校友也在跟着时代一起改变,在其领域内定义了我们可以达到的新高度。5月27日,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西电专场,我们以3612亿的引资额度,创造了西安市的新记录,再一次印证了“西电现象”的力量。“西电现象”,我称之为“五多”: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创业英雄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从他们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融于西电人血脉的三个共同特质:将生命体验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有立于时代之先永不止步的追求,有坚忍不拔的行动力,这恰恰就是我们西电精神最生动的体现。这也是我对你们2018届毕业生的由衷期盼。

一是希望大家坚守西电的精神底色。传承西电爱国为民的使命意识,铭记西电人骨子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不轻易被纷繁的社会所迷惑,不轻易被多元的价值所动摇,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西电人,以家国情怀指引成功之路,用青春报效祖国;传承西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敢于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乐于看前人不曾见过的风景,让时代之光聚焦在你们的身上;传承西电求真务实的进取意识,以奋斗者的脚步丈量“想到”与“做到”之间的距离,诠释奋斗以成、圆梦未来的成功密码。

二是希望大家永葆西电的创新本色。创新是西电的传统,西电的发展和成长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也是学校在培养大家的几年中最为看重的能力。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关系,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条件及其组合引入原有体系中,从而发现或产生新事物、新思想的过程。因此,创新能力归根结底就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大家的学科和职业分工高度细化;与此同时,过去看似毫无关系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手段、资源之间又高度交叉渗透,我们面临的问题将越来越复杂,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涉及的多重要素甚至会完全超出我们现有的专业知识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力就在一定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演化发展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按照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的提法,以后“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和系统性技能的需求,会远远高于对身体能力和知识性技能的需求”。这就是新时代的新创新。我相信,通过几年的学习与实践,在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方面,西电已经赋能给大家了。希望大家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能够自信地、融会贯通地学会跨界引进新的函数关系,在不熟悉的领域也有方法了解并提出自己的方案,以“求异”的思维去提升“求变”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以“解决问题”的目标去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书写属于你们青年一代的创新传奇。

三是希望大家延续西电终身不辍的亮色。不仅继承传统、巩固优势,还不断拓展开辟新的战场,不断确立新的优势,是西电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立于时代之先的终极武器。不断适应新变化,方能立于不败、不可替代,对一个学校如此,对每一个个体亦如此,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的我们,尤其如此。今天,知识半衰周期已经由刚开始的100年急剧缩短至3年,换言之,三年后你们在知识上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老人儿”了。不能适应时代不断get新技能,就会被其他人取代,就会被机器“秒杀”。一成不变的知识、永远管用的技能和终身不变的职业成为历史;“20多岁之前是学习,20多岁之后是工作”的界限也将不复存在。中国古语讲,“学不可以已”;今天,终身学习就是AI时代生存的第一法则、成功的第一捷径。网上有句鸡汤: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用在此时却再合适不过,这也正如柳传志校友所言,年轻人应该做“奔日子的人”,而不是只“过日子”的人,“奔日子的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希望大家离校之后,能够时时归零,持续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用不被淘汰的竞争力,成就不可替代的自己。需要注意的是,终身学习不仅仅指向知识技能,还指向情感处理能力和深度交流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你们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同学们,上周,我们在一起合拍了西电史上首张4米长卷“全家福”,定格了每一位同学的笑脸,也定格了母校对你们的不舍和深情。今天,你们就要踏上未来的征途,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翱翔。不管你们走向何方,母校一直在这里关注着你们,牵挂着你们,并永远欢迎你们随时回家。请记住:母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最宁静的港湾、最温暖的精神家园!

最后,祝愿你们都有一个最美好的前程、一个最灿烂的人生!谢谢大家!

(责编:孙竞、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