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传统诗教 促进生命成长
第二届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全国论坛暨“我爱读古诗”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诗词大会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近日,第二届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全国论坛暨‘我爱读古诗’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诗词大会”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400多名校长、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主办单位领导及嘉宾合影留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在发言中指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在课程教材建设上多着力,要甄选优秀的、具有教育性的内容进入教材。他高度肯定海淀区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创新探索。希望与会代表深入切磋交流,为在现代学校赓续传统诗教、促进生命成长尽一份心力。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儒敏做了《小学语文课中的“诗教”》的主旨报告。温先生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诗教”的源流,对当前诗词教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多一些朗读和吟诵少做串讲,少做主题意义的分析,少做活动。引导孩子们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不要让繁琐的教学把古典诗词的“美”给弄跑了,也不要让过多的讲解把诗歌审美鉴赏的主体性和多样性给丢弃了。不要给孩子太多的任务,不要用“讨论”代替独处式的诵读……
来自北京、山西、广西、重庆、浙江、吉林、徐州等地的12位校长、骨干教师分别就“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古典诗词与人文底蕴”“古典诗词与品格养成”三个主题,分享了各自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师生活动开展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
这次诗词大会从4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北京市海淀区35所学校的600多名老师、30000多名学生参加。经过线上闯关、线下比拼,北大附小、北航附小、六一小学、石油附小、上地实验小学、育鹰小学6所学校闯入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代表队获得团体特等奖,北京六一小学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场下170多名学生,有22名学生在场外闯关赛中闯关成功,获得个人优秀奖。(时宝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