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扩容,拓宽渠道,全方位推进黑龙江省教师培训工作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始终坚持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学校培训基地的配套建设上,紧紧依靠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软、硬件一起上,不断提升进修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更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合作,拓宽渠道,借势扩容,努力构建起“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上通下联的教师培训基地体系,使进修学校逐步成为道里区的教育资源中心、课改指导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和教育科研中心。
一、坚持依托“一群、四坊”搭台 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开拓广阔空间
近年来,为强化研训整合,道里进修以“区域首创式培训”为突破,要质量,出成效。2015年初通过对标定位、系统梳理,把多个“首创”项目进行了框架组合,形成了“一群、四体”的品牌式培训管理模式,促进了道里区教师队伍系统架构、整体牵拉、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其中:
一群:指的是名师工作室集群。
渐进寻优,稳步扩容。三年来,工作室发展势头强劲、逐年扩容,从最初首批10间发展到目前的66间,名师工作室成员也由最初的100人发展到现在的670余人,为了保证工作室集群扩容后的工作实效,进修学校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全区名师工作室集群的队伍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为我区工作室集群名优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目标计划,还组建了工作室集群班委会及研究团队队长。
导师引路,签约管理。为确保科学管理,采取集群制管理模式,成立了以区教育局牵头,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的首席教师工作室集群领导小组,聘请进修各学科教研员为导师,设立工作室集群专项管理办公室,拓展多元研修模式,尝试实践远程学习,团队攻关,跨校、跨区协作等形式,促进了名优骨干教师专业化高端发展,建立起“签约制”培养模式,探索着“认知学徒制”,倡导专业成长成果制,鼓励名优教师朝向教育家式的名师发展,积累经验,梳理风格。
展示搭台,放大辐射。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作用,通过现场示范对全区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小学音乐、美术工作室举办了现场展示,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组成送教团队,把课送到了5所郊区学校;更是以工作室为媒介在经纬小学召开“哈尔滨市培养万名骨干教师工程道里区推进会”,省语委、市教育局、教研院和道里教育局、进修校主要领导还有来自各区县教育局、进修校主管领导近500人参加了会议。整个展示包括哈尔滨市陆世辉研培风格研讨和道里区名师工作室集群阶段汇报两项内容,全面充分的展示了道里切实提升骨干教师队伍素质、发挥名优骨干教师作用的典型做法和经验。2016年6月30 日,由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主办,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道里、松北、阿城三区联合教研观摩研讨会在群力兆麟二小召开。来自全市九区九县的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及骨干教师350余名参加了会议。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针对《跳绳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现场汇报,展示了道里区小学体育工作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本次三区联合教研也进一步拉开了全市创新教研模式的序幕。
四坊:指的是“校本研修首席执行校长工作坊”、“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坊”、“幸福教室”班主任工作坊和“心道路”工作坊。成立四坊,目的是要在庞杂繁细的培训工作中搭建起四条脊梁体系,预期愿景是以眼界决定境界,中小学校长工作坊先行,打造学校建设领军人;以素养决定高度,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坊凸显品牌,历练教师发展领衔人;以方法决定成效,“幸福教室”班主任工作坊和“心道路”工作坊德能并举,塑造学生成长领航人。
四个工作坊起点上,同宗同源,直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工作上,分有侧重,各切一条主线纵深挖潜。在工作坊的任务设置上,着重强调各支队伍研修建设的顶层设计开发、引领项目实施、实现资源共享、学习能力提升、孵化草根专家。
在工作坊的运行管理上,每一个工作坊都采取项目制研修模式,以校本研修工作坊为根据地,探索并建立有效研修的运营机制,打造一批具有先进研修思想和鲜明设计风格的校本研修领军人物,建立一支环绕在教师身边的本土教育顾问、教学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工作坊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提升教学校长相同愿景下的协作研修能力,形成深化区域研修的联合推手,促进研修文化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之间的有机交融,加快我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坊”建设打开了新局面。 “校本研修首席执行校长工作坊”通过“捆绑式研修+评估”方式,完成了区级8所校本研修示范项目校的评估验收工作。捆绑式研修+评估”,一是拉工作坊坊主加入区级示范校评审考核组,二是变评估现场为“大”研修场,改革常规的评分表上做文章,既完成了区级示范校评估验收的规定动作,又给了工作坊坊主们从“做”研修到“观”研修的角色转换,真正实现了我们开展捆绑式研修评估“1+1>2”的愿景预期。“心道路”工作坊、“幸福教室”班主任工作坊,开展了对《正面管教》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全区的德育干部进行了专题理论培训,在中小学进行了多场的公益讲座、主题研讨和网络培训。“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坊”均组织召开了成立大会,制定章程和工作条例,规划了近期和中长期的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展示活动。
二、以“两级示范校”创建工程为牵动,拉升区域有效研修高度
自2015年哈市校本研修示范校评选工作启动、推进、首轮评估一路走来,道里区目前有首批市级基地学校5所,市级示范校10所,区级示范校11所。数字的攀升和级别的跃升,使人倍感鼓舞的同时,也赋予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批量的名校置身于示范校队伍建设的金字塔顶端,接下来将如何身居高处站稳自身的同时,更好的发挥其在区域内纵横交织有效的辐射与拉动。
首先,着眼全体学校,依托“三表联动”视导模式,凸显“创建示范”的公信力。
为了切实保证推出的典型学校过得硬,树得住,同时又能为广大学校、教师明晰努力方向,将评选的标尺瞄准常态研修,充分运用“三表联动”视导模式,深入挖掘在研修工作推进中做实事、求实效、留脚印的学校典型。作为集“指导、监管和服务”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区级校本研修成效管理平台,这“三表”包括:第一表,年初确立思路的《校本研修项目实施申报表》;第二表是年中记载学校团队研修进展的《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月报表》;第三表是年末考量个人研修达标情况的《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参与度和研修成效达成度考核登记表》。在这次创建校本研修示范校活动中,“三表联动”管理模式成为了量化考核各中小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要操作工具之一,为全区“创建示范”的海选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更为系列研修材料、资源的积累提供了抓手,使得区域校本研修推进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实效。
其次,推行“嵌入式”研修,均衡名优骨干带动力量,扩大“创建示范”的影响力。
自“创建示范”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道里区始终坚持强调和倡导把“创建示范”评选活动看作是学校常态研修中的一项嵌入式工作。从区域的视角来看,所当选的26所市区级校本研修示范校,更是均衡的嵌入在我区“一群、四坊”这一“区域首创式研修”的整体框架当中。每一个组合中锚定多所名校,每一个团队里分散多位名师,这样就保证了一个研修项目,多校参与实践;一个研修选题,多家提供资源;一个研修进程,多人得到历练;一项研修成果,适用多个层面;一次经验推广,辐射城乡两地。26所示范学校,26个主打研修项目,扎实推进好每一个,就会将这种嵌入式研修的收效呈几何次方的形式递增,在学校发展提速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中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动能。这也再次印证了“创建示范”评选活动是一个必要而有效的研修工作节点,为广大学校和教师深化研修工作提供范式、点亮思路的同时,也坚定了继续依托以嵌入式研修为主要手段,以“一群、四坊”为主线,做强区域品牌式研修培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三,实时开放展示现场,适时编撰经验文献,增强“创建示范”的生命力。
为更好的配合市级示范校创建推进视导工作,2015、2016、2017连续三年推出三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展示专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领校本研修的风向标,鼓励教师把未经排演的、最原汁原味的团队本色研修活动呈现出来,旨在引明方向,抛砖引玉,发起争鸣,实现观点的碰撞,促进共同提升;鼓励学校在分享经验和方法的同时,也要把自己不成熟的做法与大家分享,跟更多的参与者实现观点的碰撞,切实达到促进共同提升的目的。26所学校,就是26个特色研修主题,每年召开一次的“创建示范”成果展示专场,就是评选活动成果遴选、检验与推广的集散地,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实实在在的经验诠释依托校本研修,教师们将自身专业能力成长转化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真实做法,推动区域研修成果“质”的飞跃。
此外,为了更好的保障创建示范工作研有方向,修有抓手,2016、2017连续两年进修学校统筹整合校本研修首席执行校长工作坊的本土专家力量,先后编撰印制了《“十二五”校本研修成果展示交流年活动推进指导手册》、《校本研修执行能力行动指南》实用手册,从法规引领、“三表联动”视导模式解读和专业操作技能等方面给予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一步将深入指导各学校本着边实践边反思,边梳理边提升的原则,把手册用好,不断修改完善,进而让手册更加好用,让研修成果取之于本土,惠及区域。
三、改革与发展
近几年的实践下来,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各级各类培训研修的积极引领下,综合素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专业能力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肯定成绩的同时,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也清醒的看到,仍有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存在吃老本,在培训边缘游走的现象。这些现象究其根源:
从培训机会公平的角度来看,目前培训工作出现了名优教师吃不了,普通教师吃不饱的现象,从国家到地方都为名优骨干教师搭建了饱满、先进的学习提升平台,而针对广大普通教师进行的相关培训相对较少,极易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极分化,产生消极倦怠情绪。
从培训内容上来看,仍缺少系统思考,为解燃眉之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教师忙于应付,被动学习,有损培训的实效性。
从培训形式上来看,目前大多数培训活动仍主要以专题讲座、主题论坛以及远程研修等形式为主,相当比较单一。
从培训管理机制上看,还没有形成培训过程管理与后续奖惩保障间的科学对接。
为此,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第一,为实现相对的培训机会公平,要向外寻求技术资源支持,加强与相关高校和专业机构建立联系,为区内广大教师群体创造培训深造空间,提高培训的起点,扩大覆盖广度,提升培训效度;
第二,将进一步强化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确保按需供培,同时依靠研培人员团队和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力量,整理出适应不同受众群体发展需要的区本培训教材框架,边培训边充实,推动区本培训科学化、系统化、课程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为让培训更深入人心,形式灵活,将引领教师培训模式向精细化、小班化发展,更多的采取参与、体验式、互动分享式培训方式,使培训更趋自主、开放;
第四,为使培训保障变得更加系统、合理,将与教育局相关科室协调,形成合力,制定政策,争取经费,拿出行之有效的培训后续奖惩办法,尽量从积极的角度激发教师参培的内需动力。
总之,做成了一些事,培养了一批人,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亟需改进的问题。下一步,将立足实际,调整目标,调试思路,在现有的培训工作基础上寻求发展和突破,把传统的做成精品,把特色的做响品牌,从而立足教育教学改革,以特色发展为拉动,做强系列研修,推出一批名师,带动众多团队,辐射全体教师,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