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探究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新模式

大力推进混合式研修,促进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8年04月28日17:58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网络研修作为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部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且有其独特优势。一是在网络研修环境中,教师可以便捷地获取大量、丰富、详实的信息资源;二是教师可以利用工余时间移动、无障碍地学习,解决工学矛盾;三是使一线教师能在有限财政条件下,也能够聆听高水平专家的指导。然而,由于部分地方硬件配置跟不上,甚至无硬件设备、软件设计不达标、教师自主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由此可见,网络研修没有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的优势。

随着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方式的逐步深入,教师培训逐步重心下移,走向常态化、校本化、社区化。网络研修与面对面研修有效、深度融合成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常态化的必经之路。目前,网上研修提供线上资源内容与面对面研修主题内容需求,一线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实践需求不符,贴合度不够。平台建设方式由于功能有限,一般无法实现对研修一体化服务的完全性和一贯性支持,较多时候只能局部或辅助性使用。平台未提供专家、学员、实践、不同教学环节个性化处理的设计,活动频率低。线上解决问题及时性、针对性、便捷性不足。组织管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设计缺失,甚至停留于低层面的资源共享,与面对面研修的深度融合不够。

古人云:“所谓混合万变,不居一名”,早就道出“混合”之意。混合不在于混合了哪些元素,而在于如何混合。单纯传统的教研活动、网上研修或有形无神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已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满足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混合式研修。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指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根据《意见》精神,广西自治区正加大力度,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推行教师培训模式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

特色模式并进,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西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刘冰指出,广西历来非常重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依托远程培训机构,实施网络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教师网络研修的模式,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夯实以校为本的教师全员培训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刘冰

·高端引领的“特级教师工作坊”模式

“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项目自2010年起,广西在全区建设了200个特级教师工作坊,基本覆盖了全区1/3的特级教师,达到对不同层面教师的培养效果。项目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专家为引领,组建由特级教师、一线骨干教师参与的高端团队。同时建立各个特级教师工作坊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资源、远程互动学习、总结交流、资源管理整合、再学习等方式,有效运用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功能。实施八年来,“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有效发挥特级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所有教师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的教师互动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

梧州高级中学科研处主任谭远森是一名特级教师,也是广西先进工作者、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培养对象。他说:“参加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和充电宝,教师只有参加培训,极力为自己‘加油’、‘充电’才能为教学能源储备源源不断的加以补给,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参加培训后,他组建了《桃李成森广西特级教师工作坊》和《谭远森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包括梧州高中、苍梧中学、梧州一中、梧州二中、梧州八中五所学校的教师,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为主题,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成员发展为落脚点,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主持人引领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成员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能力的优秀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骨干作用,为全市乃至全区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起到辐射作用,并形成一些典型的案例,积累一些丰富的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的品牌。

图为梧州高级中学学科研处主任谭远森上课画面

·区域推进的“双师教学”模式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乡村教师培训是中国教育和中国教师培训的难点及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视察广西时,一位教师代表也提到了,广西面临的最难问题,就是乡村教 师队伍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速度慢,特别是在村校教学点,不能出来参加培训,希望能够创新培训模式,让所有乡村教师都能够受益。为此,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指示和要求,广西做出了“双师教学”培训模式的改革。

据教师工作处处长刘冰介绍,“双师教学”项目2015年9月全面启动调研,2016年正式启动广西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从原来的自治区项目升级为“国培计划”项目,在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视频资源建设、互联网+背景下城乡同步课堂资源共享、乡村教师培训、城镇骨干教师研训一体、骨干教师工作坊、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等方面做了系列尝试。广西师范大学至今已建全学科指导专家团队、“市-县-区”多级联动机制、“实验教师+录课教师+录课技术人员”的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多学科、多版本课程资源投放与课堂运用。

“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试点项目启动以来,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来宾、百色、崇左7市34个项目县68所学校借助网络开展“城市+乡村”教学模式。根据“互联网+乡村教师‘双师教学’”模式规划要求,计划到2020年,实现广西乡村全覆盖,即“全学段”、“全学科”、“全区域”覆盖。“双师教学”模式基于远程授课的网络平台,由城市一线优秀教师担当主课堂教学,由乡村学校作为第二课堂,以远程直播或录播的形式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名师的传帮带将对乡村教师进行一次全程的陪伴式培训,破解乡村教师知识老化的问题,有效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能力。

·重心下移的“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

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对改革实施“国培计划”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调整“国培计划”实施范围,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培训主要对象调整为乡村教师,这要求对“国培计划”项目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创新培训模式,下移管理重心,强化基层教师培训机构参与,确保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西“国培计划”从2015年起下移管理、培训重心,发挥各地市、培训机构主观能动性,优化调整,创新区域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较早的提出了打造网络研修社区,逐年来,网络研修社区也在不断的改革。例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承担的2017年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培训项目,通过与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合作,在研修社区内,打造了10个名师工作坊,指导引领120个骨干教师工作坊和16个示范校的40个示范性学科工作坊,覆盖南宁市直属和14个县区的中小学校。为使远程校本研修与常态化校本研修相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同时承担了送教下乡项目,邀请一线的名专家到乡村学校,为教师们传经授宝,让乡村教师听到来自大山外面的声音,颇受欢迎。

图为2017年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培训项目培训者培训班

转变培训观念,抓住混合式研修关键点

好教师应该是“仰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的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教育真谛的探索者和守护者。广西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区域研修的新模式中,紧抓关键环节,将远程研修与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深入融合,走上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设计

广西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原则,强化区域统筹管理,提升区域混合式研修实效,形成符合不同教育发展水平需要的区域研修特色。鼓励、引导各地市因地制宜,创新区域混合式研修时间模式,处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贵港市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坚持以“让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加卓越”为理念, 立足实际开展深度调研,基础上,根据自治区和贵港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十三五”规划,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实际需求,按照“发展为本、质量为准、突出重点、覆盖全员”的思路,科学规划项目,精准实施管理,建立梯次发展的良性机制,以骨干为引领,着重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效提升乡村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贵港市教育局局长余铖武和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洪涌介绍了解到,贵港市开展了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在市内外享有较高名誉的名师,引领和提升全市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青年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努力打造师德师风好、发展潜力大、教育理念新、创造能力强、扎根教育一线的专家型骨干教师队伍。实施骨干教师大提升工程,建立市、县(市、区)、校三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对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为尽快适应新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托“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把校本研修作为教师全员培训的主阵地,按照“专题+自主”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通过学分管理,为每位教师在五年培训活动里进行整体统筹安排,为教师完成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提供机会和服务,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

图为港市教育局局长余铖武

图为贵港市教育局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李洪涌

·抓关键实施项目,完善组织管理

为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梧州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陈丽萍表示,梧州市在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中,遵循“突出重点,覆盖全员”的原则,重点“抓两头、促中间”。两头即抓骨干教师队伍和乡村教师队伍培训,中间即抓教师整体的全员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系统管理,落实三个效能,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突出“统筹”,优效规划,结合本市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统筹规划国培、区培和市培计划,实现三级培训项目的一体化设计和有效衔接、互为补充;构建“双线四级”组织实施体系,即构建“市—县—校—组”四级的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协同推进的良好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本土培训队伍建设,完善培训管理机制,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着力“转变”,有效提升,即从输血到造血发展、从个体成长到团队成长、从示范发展到均衡发展、从专业向品质发展。

图为梧州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陈丽萍

以梧州高级中学为例,学校制定了以师德修养与道德建设为基础、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题研究为载体、学校发展与师生成长为目标的校本研修规划,并实施“强师工程”、“青蓝工程”、“课改工程”,加强校本研究力度。梧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李其斌介绍到,目前学校基本形成了“一体三翼”校本研修模式。即学校统筹协调,形成一张管理网络、组建一支教师培训队伍,达成教师成长、学生受益、学校发展的一个最终目标;以“学”开阔教育视野、以“研”提升理论水平、以“训”培养实践能力。其中,“学”包括教师集中培训和自我研修,“研”包括学科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训”包括以交流展示和校内竞赛达到目标。三个环节一脉相承,用来检验教师成长的成果。2017年学校有22位教师在自治区、梧州市赛课比赛和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5名教师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部级优课,18名教师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自治区级优课,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3篇,论文获奖47篇。同时,上级选派了一批教师承担市级、自治区级培训任务。

图为梧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李其斌

·本土培育团队,变输血为造血

为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美好愿望,更要注重培育培训团队,实现输血向造血的华丽转身。

在此方面,贵港市教育局局长余铖武表示,贵港市非常重视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完成对培训、教研机制的整合,建立并逐步完善市县两级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用以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遴选知名专家学者、教育管理干部、特级教师和一线优秀教师作为专兼职培训者,通过任务驱动压担子,逐步打造出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市县两级教师培训队伍,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做好未来规划,迎接教师培训的新挑战

为打造新时代教师培训的升级版,广西将进一步注重顶层设计。教师工作处处长刘冰表示,目前教育厅正结合贯彻中央四号文件精神,谋划广西“十三五”(乃至到2035年的)教师培训改革思路,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混合式研修的模式。

同时,他提出要做好“四个保障”。第一,要做好技术保障。努力打造省级混合式研修平台,进一步丰富混合式研修资源,按照规定的学时任务,教师可自由选择“购买”,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培训超市”,为区域内教师的研修学习、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二、做好组织保障。今年计划出台《关于加强市县两级培训机构的意见》,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开端,为区域混合式研修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做好专家保障。广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专家团队比较弱,为此要大力建设“五级”专家团队。即国家级专家团队、自治区级专家团队、市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校本级教师培训团队、优秀的一线教师,真正将校本研修落实到实处。在“十三五”期间,全区要打造450个省级校本研修示范校,截至目前已经建了200个,2018年将继续建立100个,到2020年计划目标全部完成。

第四,做好经费保障。自治区中小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政策规定,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专项经费拨付标准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2%。为此各级要加强经费统筹,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力。

(责编:张梦(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