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显实效,贵州乡村教师迎春天
——贵州省多举措助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纪实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没有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扶贫开发的成功;而没有贫困地区的脱贫,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九大上,再次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对促进教育公平做出重要部署。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十九之后中央下发的第一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文件。《意见》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贵州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蔡志坚表示:“《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是立足新时代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教师发展、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在顶层设计上,把‘教师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抓住了我们教育工作的龙头;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全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抓住了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对全省的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极大的喜讯和机遇!”
图为贵州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蔡志坚
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据悉,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共有专任教师约53万名,其中乡村教师达到近13万名,占全省教师队伍的1/4。贵州省按照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抓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制定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全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四有三者”好教师为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起,连续两年和贵州省的乡村教师进行了交流与互动,他对贵州乡村教师和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期间,来到了“贵州小学骨干语文国培班”的课堂,与参加培训的教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也是在这个座谈会上,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要求。2015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在百忙之中,给贵州省国培班的乡村教师写回信,信中提出了“三者”好教师的要求。要求西部的教师,特别是贵州的教师,要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才的引导者。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对乡村教师的要求、指示落到实处,在全省开展了省到高校、职校、市(州),市(州)到县,县到学校,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争做“四有”、“三者”好老师的巡回宣讲活动;组织开展争做“四有”、“三者”好老师演讲、征文比赛;连续两年开展“四有”、“三者”好老师主题千人大培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机制,出台《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的意见》(教师发(2016)91号)。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在贵州的广大老师,特别乡村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对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以“特岗计划”为主渠道,加大乡村学校师资补充
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共招聘5.2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连续几年招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特岗计划”政策实现了全省全覆盖,并在地方计划中招聘乡村幼儿园教师。截至目前,贵州特岗教师达9.7万人,占该省32.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30%。
将“特岗计划”实施与教育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紧密结合,加大精准扶贫重点地区乡村学校特岗教师招聘力度,加大精准扶贫地区乡村师资补充力度,加大乡村特岗教师的招、管、用、转工作,极大改善了乡村教师师资年龄、学历、学科结构,提高了精准扶贫地区乡村师资整体水平和能力。
以“有温度的”政策为依据,保障乡村教育持续发展
为贯彻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紧密结合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据蔡志坚处长介绍,首先,贵州省深化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改革。设立中小学正高级职称,完善符合乡村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审标准,制定职称晋升向村小学、教学点和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政策。比如在评审条件的制定上,将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分开来表述,对乡村教师不在外语、计算机、论文方面做过多要求,把在农村一线工作的年限作为中、高级职称评审的标准,实行了“即评即聘”政策等等,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
其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截至目前,贵州仅中央和省级财政就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8.9亿元,已覆盖了全省的集中连片特困县。
第三,启动乡村教师周转房、公租房建设项目。在住建部门的支持下,已建设乡村教师周转房、公租房13.75万套,优先解决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让教师们安居、乐业。
第四,开展乡村教师荣誉表彰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的实施,连年召开省级表彰大会,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25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加大各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力度。
第五,实现全省“农村校医服务全覆盖”。全面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目前全省1.2万多所农村中小学校已全部实现了“校医”的全覆盖,极大提升了农村学校医疗保障水平,为学校的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份坚实的医疗保障。
通过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乡村教师关心关爱,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增强乡村教师活力,形成越往农村、越往基层待遇越高的乡村教师薪酬制度,提高了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学习环境,让广大乡村教师扎根基层,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贵州省贫困县地区启动了教育扶贫全覆盖,采取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其中,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荔波,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是全省取消GDP考核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属滇黔桂石漠化片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是全省“三山”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荔波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盛珠指出,作为脱贫攻坚里“五个一批”之一,十八大以来,荔波教育以实施“新两基”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省委省政府大扶贫战略行动,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按照“守底线、走新路、重扶贫、提质量、强服务、普‘十五’”的工作要求,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勇担责任,发力奋斗,协调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均衡发展,坚决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图为荔波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盛珠
据县教育局局长莫正才介绍,在荔波县首先教育系统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第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基础性工作,着力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第三,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精准聚焦贫困乡镇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学校通过前期调查建档,动态管理,由校领导牵头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落实建档立卡学生“一对一”学习成长导师帮扶机制,夯实责任,严明纪律,建立了贫困学生成长档案。开展贫困学生资助计划,如大学的“两助一免”、高中的“两助三免”、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并在小学、学前教育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第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关爱文化,关心贫困人口,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策内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家校合力,控辍保学,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升有通道、就业有技能、发展有希望,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图为荔波县教育局局长莫正才
据悉,2017年荔波县高考考生1486人,其中,600分以上25人;一本上线297人,上线率为19.99%,居全州县级排名第一;二本以上上线总人数1020人,上线率68.64%,列全州第一方阵。副县长刘盛珠表示,未来,荔波县将突出精准施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按照“一提高、两加大、三精准”的思路,着力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难题和制约瓶颈。“一提高”即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单独实施乡村学校及教师评价标准,对乡村教师或到乡村工作的城市教师在职称评聘等方面放宽条件,城镇教师职称晋升时必须有在乡村学校工作一定时间的经历。“两加大”即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行乡镇走教制度,探索“大学区”管理体制,促使教师在学校之间、乡县之间、城区之间、县际合理流动;加大对口支教力度,开展“巡回支教”活动。“三精准”即精准招录,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精准培训,对所有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建档立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专业提升培训;精准培养,统筹省内师范院校招生计划,每年选拔一批家庭困难、学业优秀、有志从事乡村教育的非教育专业毕业生到师范院校就读,定向培养、定向使用。
以“国培计划”为引领,提升乡村教师素质和能力
在教育部和财政部的大力的支持下,贵州省“国培计划”投入力度大,覆盖面广,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覆盖率高。“国培计划”实施以来,贵州省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5.89亿元,培训乡村教师近54万余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于让贵州的教师,特别让是大山里面的乡村教师都走出去,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这样的学校,多学习省外的优质资源,开眼界,提认识,接受高质量的培训,回来以后更好的让教师们发挥作用。
据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蔡志坚介绍,贵州省将“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与“大数据、大健康、大扶贫”主战略紧密结合, 把乡村教师的素质提高作为“国培计划”的重点,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精准扶贫重点地区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在项目设计上,根据本省特点,针对66个特困连片县,特别是20个极度贫困乡镇,将精准扶贫与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按照省教育厅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安排,扩大荔波教师省级以上培训覆盖面。在2017年11月,通过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荔波县启动实施了“国培计划(2017)”精准扶贫重点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试点项目,全县共选派约2千人次参加培训。
图为荔波县“国培计划(2017)”教育精准扶贫项目送教下乡活动启动会
荔波县教育局局长莫正才指出,通过创新培训模式,促进荔波县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名师指导模式。项目的开展,根据学段学科配备名师指导。不论是学员的返岗实践培训,还是几百名学员的网络研修,都配备由教研员、省市名师和骨干教师进行跟踪辅导,名师与学员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了参训教师业务水平。二是专家引领模式。2017年10月,省教育厅组建由省内外一线优秀省级名师名校长为主的送教专家团队,共计24人,其中省外名师6人,省内名师名校长18人,分11个组赴荔波县各乡镇、街道小学和幼儿园,走进学校和一线教师教学课堂,贴近学校和学生,紧扣教师和教材,通过专家诊断指导、问题聚焦、研课磨课、专业引领等环节,帮助学校查找特色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课堂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具体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创新教师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提升荔波县各乡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三是主题研讨模式。参训教师线上学习遇到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形成研究主题,定期组织主题研讨活动。这种模式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深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四是送教下乡模式。优秀培训学员跟骨干教师一起到农村学校送教,既为农村学校送去了优质教学资源,又提升了自己专业素养。五是名校考察模式。组织35位学前教育学科骨干教师及10名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到长春市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走进名校,搭建广阔的交流研讨平台,让参训学员与名校老师一起教研,在研讨互动中,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在促进校际教师交流的同时,提升培训质量。
图为荔波县“国培计划(2017)”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
学前教育专岗教师集中培训
图为荔波县“国培计划(2017)”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
学前教育、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省外跟岗活动
通过送教下乡、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四大类培训项目,开展乡村教师专业提升培训,培养了一支立足本土、能够承担乡村教师培训任务的县级培训者队伍,培训效果显著:
聚焦了乡村教师培训需求。莫正才局长说:“‘国培计划’改革,就是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做文章,变以前的‘培训机构有什么,教师就学什么’为‘教师需要什么,培训机构就提供什么’”。通过前期调研,要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面了解、把握荔波县乡村教师队伍现状及专业发展需求,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项目培训中体现“需求导向”工作原则,在组织送教下乡过程中,进一步做好“把脉问诊”,通过听课、评课、研课、磨课等环节,“对症下药”,使乡村教师培训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提升了乡村学校课堂效率。在外出跟岗和送教下乡项目中,把不少于一半的跟岗研修课程放在中小学课堂,通过课堂实景教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大量问题解决案例。通过全程跟踪学习,使参训教师把握教学关键环节,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班级的教学活动当中。
助推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国培计划(2017)”荔波县精准扶贫重点县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试点项目,要求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接受5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接受过项目培训的教师,踊跃参加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赛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打造了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乡村教师平时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且外出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不多。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尽可能多送他们外出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国培计划”着力打造学习共同体,变“输血式培训”为“造血式培训”,构建乡村教师自我诊断、自我发展、同伴互助、团队共进的格局。
增强了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国培计划”将师德、心理健康、法治等内容纳入培训必修课程内容,对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大有裨益。一位新入职的特岗教师参加培训后感言:“原本参加完培训之后就想离开教师特岗岗位,但是通过这一次培训,零距离感受到广大乡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份赤诚之心,心灵受到感染和洗礼,不想走了,愿为乡村教育尽心尽力!”
贵州省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师培训资源整合,改革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加大名师名校长队伍培训力度,推动全省乡村教师培训常态化、实效性,真正提高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以“名师培养计划”为亮点,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为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贵州省启动了“乡村名师培养计划”,开展了首批乡村教育家、乡村名师的遴选建设等工作。连续两年每年遴选300名省级乡村名师,选送到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两年一周期的培养打造,从中选出96名作为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设立乡村名师工作室。评选省级名校长178名,其中初中校长50名,小学校长50名,幼儿园园长20名,高中名校长58人。遴选建设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120所。
通过建设“乡村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搭建名师(名校长)专业成长平台, 采取“传帮带”的模式,带动周边辐射区域的共同发展,增强各级教师培训团队特别是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能力水平,整体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
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的黄俊琼老师,就是乡村名师的典型代表,同时她也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代表全省5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党的十九大,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并和总书记进行了互动交流。
图为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黄俊琼
2016年4月,黄俊琼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乡村名师,省教育厅在她任教的江古镇中心小学建立了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为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她邀请了全县教学能力强的语文老师进入到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共同研究新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积极利用工作室来开展教学研讨、送教下乡、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还邀请省内名师、教育专家来农村学校上示范课,为乡村教师搭建了一座通往城市学习的平台,让乡村教师能学到教育教学新方法,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学资源。
当回忆与习总书记亲切交流的情景时,黄俊琼激动的说:“总书记和我们每个代表交流的时候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和蔼可亲!”、“总书记说:‘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的培养力度,要让乡村教师和基层教师受到专业的培训。’总书记是多么的重视农村的教育,多么的关心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看到了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闭幕后,黄俊琼回到贵州,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讲话精神,结合自身生活和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学深、学透,然后进社区、进单位、进基层进行宣讲。她用朴实的语言,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让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讲话精神,在贵州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黄俊琼说:“为了不辜负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嘱托和期望,为了不辜负各位领导对我们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要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总书记在我们贵州代表团的讲话精神,作为我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要苦干、实干、加油干,要补上农村教育这个短版,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争做‘四有’、‘三者’好教师,为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乡村教师,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建设一支引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未来,贵州省将紧密结合国家政策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跟紧新新时代步伐,真正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让贵州省广大的教师们感受到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成就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