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苏江舟事迹

2018年04月20日19:2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苏江舟,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

研究生期间,他曾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工信部创新创业奖学金二等奖1次,被评选为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

一直以来,苏江舟专注于对3D打印和机械手技术的研究。他的“绕指灵狐”机械手设计团队曾获得中国区数字化设计大赛一等奖,并代表中国参加2015年Autodesk公司主办的Panorama国际训练营,苏江舟也被认证为Autodesk学生专家。随后,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社会企业“展翼计划”,针对手部残障儿童定制3D打印机械义肢解决方案,目前已免费帮助50余位残障儿童及家庭定制了90余只机械义肢。2018年3月,“展翼计划”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办的“青年创客对话”中获得“拓展组”的中国区第一以及亚太总决赛第一的佳绩。目前,苏江舟已发表3D打印相关的SCI论文2篇,申请/获得相关发明专利6项,其中包括一项正在申请的PCT国际专利。

绕指灵狐:奠定公益初动力

苏江舟和机械义肢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大二的他第一次接触机械义肢,并对其构造与应用前景产生极大兴趣。历经几个月的潜心研究,苏江舟与同伴设计的“绕指灵狐——3D打印机械结构手指假肢”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第一名。凭此,他们获得大赛赞助方Autodesk公司暑期实习机会,进而受邀参加了Autodesk公司的“AU大师汇”。在2015年3月,苏江舟和他的团队代表中国参加了Autodesk公司举办的“Panorama国际训练营”,与全世界13个国家地区的50余名师生交流其项目和设计心得。

与此同时,苏江舟在网上看到国外一项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手部义肢帮助残障儿童的公益项目,一种想法油然而生:为何不在国内也做起这样的项目?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展翼计划:圆彼此一个梦想

在2015年底,苏江舟与他的同伴们发起了“3D打印机械义肢项目”众筹,获得了一笔5万元的启动资金,随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相继发起了第一期“3D打印机械义肢工作坊”。在工作坊中,他们召集社会各界的志愿者,现场讲授相关技术并带领大家制作3D打印机械义肢,在产出免费儿童机械义肢的同时,普及并开源这项技术。与此同时,他们将项目命名为“展翼计划”,并创办了同名社会企业,针对手部残障儿童定制3D打印机械义肢解决方案。

在完成第一期工作坊后,3D打印机械手第一次实现了小规模的应用。然而,他们发现,机械手的性能并未达到预期,面对需求者们的诉求,产品的更新迭代迫在眉睫。苏江舟和团队成员们对残障人士的动作、需求进行了细致研究,走访了许多受助者家庭,进行了大量的反馈收集与案例分析。同时,他们也拜访了许拥有传统义肢设计、制作技术的医生、工程师、老师。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改进设计模型,对3D打印机械手产品进行了若干更新迭代,终于一步步提升了需求者的满意率,让“展翼计划”的品牌在3D打印机械手领域站稳了脚跟。

目前,“展翼计划”项目已送出机械义肢90余只,帮助50余个残障儿童及其家庭。不久前,2018年3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办的“青年创客对话”挑战赛中,“展翼计划”项目拿到“拓展组”比赛中国区第一名,代表中国赴泰国参加亚太区决赛,并再次斩获第一名。

持续发展:定义公益新模式

虽然在2015年底通过众筹得到了启动资金,但是苏江舟和他的伙伴们深知,若要让项目长久,必须有更为完整、创新的商业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展翼计划”成长为了具有独特商业模式的社会企业,开辟了企业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基于社会创新的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教育等项目,实现了做公益的“自给自足”。两年来,他们举办各类工作坊近20次,CSR工作坊走进施耐德、微软、强生、拜耳等公司,社会工作坊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等地,在2017至2018举办了三场全国高中生冬/夏令营,工作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800人。在2017年9月腾讯公司举办的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上,“展翼计划”项目案例被制作为官方宣传片,登上“99公益日”官网首页。苏江舟也代表展翼计划项目,在99公益日的公益市集上受到CCTV2、天津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项目宣传资料在网络浏览超过百万。

事实上,“展翼计划”拥有更大的愿景:以普及性的创新科技,满足弱势群体的切身之需。3D打印机械手只是他们的第一个项目。与此同时,他们正在开发低成本肌电义肢、图像识别寻人等多个新的社会创新项目。

“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2016年苏江舟在北京理工大学“大学 青春 人生”报告会上面向本科新生进行经验分享的题目。这句话也让他一路铭记:听从己心,日夜兼程,在有限的时间,跑最远的路程。 

(责编:兰美娜(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