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李馥孜事迹

2018年04月20日17:3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李馥孜,女,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气象学专业2017级硕士生。

她热爱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达7800小时。曾参加青岛世园会、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6项大型赛事志愿者并担任负责人;她多次获得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她参加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任队长赴西藏支教1年,获“全国大学生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获“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支教期间她开展“当日光城遇上海洋”大型海洋宣传公益活动,一年内获3项国家级奖项;她2次赴珠峰调研,返校后心系西藏,与学生保持联系并继续开展帮扶项目,利用网络20小时内筹集1.3万余元用作公益捐赠,在经济独立后长期资助一名藏族学生。

助人乐己,一片冰心

生在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李馥孜更热衷于用无私的付出换取生命的富有。作为青岛世园会和中国海洋大学90周年校庆志愿者,承担了累计2万以上的接待人次后,她开始享受于帮助别人后的满足感,热衷于传播社会的温度;作为高校科学营、全国海洋航行器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的志愿者总负责人,这个为全体志愿者服务的身份使她更全面深刻的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作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李馥孜有义务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大爱无私、奉献互助的精神,是构筑“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元素。于是本科毕业后她以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入选中国海洋大学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任队长赴西藏支教一年。成为英语老师后,李馥孜才体会到要上好每堂课,对每位学生负责,背后有多大的付出。跟她一样大的藏族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她只好推翻准备好的教学计划,从字母和音标教起,反复大声读单词念课文,提前录好音频以免嗓子罢工影响教学。每周16节课,连续3天连上4节,每节写满2块黑板,每天至少4小时调整教案和批改上百份听写;她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不盲目批评自我放弃的学生,而是耐心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公开表扬,充分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和重视;同时引入英语歌曲和电影,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学生们的成绩从不足40分上升至80分。他们在信中说:老师谢谢您没有放弃我。

走出课堂,李馥孜主动承担了支教学校人事处的行政任务,负责全校教工的社保申报及报销,仅用了半个月自学和实践,她竟然对负责的每项行政工作信手拈来,做到了让400位教工百分百满意。支教结束还不断有老师发来感谢短信,她整理的近30页《社保工作教程》也被人事处装订留存。包括《社保工作教程》《扶贫调研报告》《来自学生的温暖》等在内,李馥孜共整理资料十万余字,惠及众人。

支教期间的优秀表现使她获“全国大学生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获“感动青岛”道德模范。

因地制宜,竭力虔心

为响应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身为中国海大人,李馥孜会在日常向学生传播基础有趣的海洋知识。令她痛心的是,藏地海洋课程与文化活动缺失,几乎切断了学生了解海洋的途径,他们需要一个系统长期的海洋科普体系,同时“包容开放”的海洋文化和“开拓进取”的海洋精神,无疑会对以考取西藏公务员为人生目标的保守闭塞的藏族同胞产生正向冲击。

经过缜密的前期调研,工作之余,李馥孜带领团队开展了“当日光城遇上海洋”的大型海洋宣传活动。赢得了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认可:2016年12月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和“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17年,项目经丰富优化再次拿下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最高奖项,验收一年,项目将于2018年12月再次拿下“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原来海洋这么有趣,我一定要去看看。”学生的真情反馈使李馥孜相信,点燃星星之火,定会形成燎原之势。

身远未至,难舍初心

2017年7月,支教结束。虽然已返回中国海大攻读硕士,但对李馥孜而言,这场公益才刚刚开始,为了让“当日光城遇上海洋”项目顺利传承下去,她寻求各方帮助,利用各项任职,呼吁吸引同学亲友加入公益的行列,带领5支团队同时开展了不同海洋扶贫活动。她通过书信联结藏族学生和中国海大同学,为他们搭起结对交流、思想碰撞的桥梁,为他们插上通往新世界的翅膀;她曾克服身体不适2次赴5200米的珠峰调研,当地的生活状况让她难以释怀。2017年10月,她排除万难大胆采用网络众筹,不到20小时筹齐善款,为4000公里外珠峰下的村民送去了崭新的过冬棉服。支教的特殊经历使她在经济独立后资助了一名藏族孩子,希望他不要向生活妥协,眼中始终有期望。

目前李馥孜正组织带领西藏进行书信交流和海洋益智拓展活动,同时将开展海洋知识竞赛。她也正在筹款资助优秀藏族学生在今年6月游学青岛,亲眼看看他们梦寐以求的海洋。

投身志愿服务多年,李馥孜依旧想把每件小事完美做好,因为她相信:志愿服务是今日中国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厚重底色,公益不难,重在用心。

(责编:兰美娜(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