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张哲野事迹

2018年04月20日16:4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张哲野,男,汉族,共青团员,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2014级博士研究生。

他主要从事石墨烯基功能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在华中科技大学,他是同学们口中的“研霸”,从本科时就带领研究生搞科研。只想用石墨烯改变世界的他,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授权12项),2017年参与撰写并出版《石墨烯:从基础到应用》一书,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篇(一作20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论文SCI他引1000余次。曾带队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第九届湖北省“挑战杯”竞赛获一等奖,第五届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获银奖等。由于科研成绩突出,还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湖北省首届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创业创优好青年”以及华中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作为优秀大学生代表,张哲野曾引起《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人民网及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关注,受到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热爱,赠学术以热情

“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把它坚持下来了而已。”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哲野博士如是说。淡定的表情,与他有些惊世骇俗的成绩不太相称——这个90后大男孩本科期间,就跟一帮子博士、硕士一起研究石墨烯。

热爱,是他学术路上的力量之源。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哲野看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科学家因制备出具有众多优异性能的石墨烯材料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激起了他的兴趣,如同找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杠杆”,他像拿破仑发现新大陆一样找到了钻研的激情。

新材料的魔力让张哲野为之着迷,6年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他几乎都泡在实验室。在师兄弟眼中,他是科研学子的典型榜样,一进实验室便如同进入另一个世界,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就连社交网站的状态上也几乎都和实验有关,化学院门口六边形的窗户装饰,也能让他找到石墨烯的影子。“如果研究卡在一个关卡,我打水、走路、躺床上,脑子里想的都是它。”张哲野说。

孤独,赠学术以灵感

选择学术,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孤独,因为学人更多的时候是独行,历经了时间的沉淀和反复自我考问,才有可能在沉思中获得新知。

大三的时候,课业繁重,张哲野只能把学术留给孤独的夜晚。半夜回寝室会影响室友休息,这位他人眼中的科研狂人在实验室的地板上整整睡了一年。“不觉得冷,也不觉得孤独。”张哲野笑着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张哲野这匹“千里马”能在科研路上恣意驰骋,有赖于他的导师“青年千人”王帅。大二上学期他便进入了化学系王帅教授的课题组,从事石墨烯基材料的相关研究。实验室创立阶段,仪器设备都不齐全,张哲野凭着自己的关系,去环境学院、材料学院的实验室参观,顺便借实验器材,东挪西凑地完成王帅教授布置的课题。对他来讲,王帅教师像是他的“亲人”,实验室则像个“家”,2014年本科毕业后,张哲野同样以优秀的学习和科研成绩保送至王帅老师的课题组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张哲野的导师王帅对他颇为赞赏,最得意的还是这个学生坐得住:“搞科研的学生很多,但最后真正能坚持下来的比较少,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免不了遇到坎坷、瓶颈,能够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才有可能做出来。”

做科研,我要改变世界

“把铅笔芯折断,落在手上的黑色粉末中就含有石墨烯。”一说起石墨烯,有些腼腆的张哲野顿时像换了一个人。石墨烯被认为是未来一代的重要新材料,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做科研,真正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张哲野说,运用了石墨烯技术的电脑和手机屏幕,可以像地毯一样铺开或卷起;手机电池充满电只需两分钟。

怀揣要改变世界的豪情,张哲野除了睡觉基本就在实验室待着,晚上 11 点实验室关门回寝室,回到寝室打开电脑戴上耳机继续看文献,第二天起得稍晚,室友们都已出门。为了更好的研究,他索性将“家”搬到了实验室,离心机、光化学反应仪、手套箱……这些陪伴着张哲野日日夜夜的仪器就像是他的“家具”一样。2017年,他参与撰写《石墨烯:从基础到应用》一书出版,他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正如书名一样,从理论到应用,这是我为之追求和努力的理想与信念。”

“改变世界,为中国科学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秉承如此理想信念,张哲野总是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在他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绩仅仅代表过去,作为一名博士四年级的学生,张哲野认为自己在研究中所涉及的真正的科学问题还不是很多,仍然需要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拼搏来不断提高。除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认为怀揣一颗感恩而敬畏的心面对以后的科研也是很重要的,应该对自己的导师和前辈们心存感激,不断提升自己,将所学的知识用来回报祖国。唯有更加努力,才不会辜负自己的未来。

(责编:于昕君(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