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阅读经典是最好的智力游戏(前沿访谈)

——专访著名学者易中天

本报记者 董洪亮
2017年12月14日04:4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2月初,记者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与国内研学教育专业机构世纪明德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就阅读中华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专访出席论坛的著名学者易中天。

  记者:我们先哲留下了丰富的经典著作,怎样理解这笔宝贵财富、如何阅读这些经典?

  易中天:中华民族从先秦时期就留下了很多智慧之作,我称之为中华经典。这些中华经典怎样阅读,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做智力游戏,最好的智力游戏是阅读经典,阅读经典最好的方法是用游戏的心态去阅读。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经典是智慧的结晶,真正的经典总是直指人心。我信奉这样一个主张,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如果一个人号称他掌握了真理,又不能用最简单、最明白的话说出来,我不相信他掌握了真理,越是把一个事情弄得复杂难懂的,一定是他自己不懂。

  不要小看游戏,西方哲学家认为,人的冲动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比如渴了想喝水,饿了想吃饭,这是感性冲动;大家都要讲道理,这个水如果不能喝,我就宁可渴也不喝,这是理性冲动。感性冲动是我非常想做什么事情,我就要去做,而理性冲动是告诉你,某某事情你不能做,两者是矛盾的。怎样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康德等西方哲学家说,人还有第三个冲动叫游戏冲动,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孔夫子对自己70岁境界的定义是一样的,一个人一旦进入了游戏状态,他就是自由的,能够随心所欲做任何事,而且从来不犯错误,这是哲学意义上的游戏状态。我是赞成游戏的,人在游戏时是最放松的,同时也是最专注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样一种既放松又专注的状态下来阅读经典,就能够获得智慧。

  记者:能否结合我国的传统经典,具体谈谈这种阅读状态?

  易中天:最近我参与创作了一套《中华经典故事》,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的状态下阅读中华经典,掌握中华智慧。

  此举有我个人原因,我的外甥女9岁了,我把《论语》《孟子》这些原文拿给她看,她看不进去。我们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希望传播效果好一点。所以我们想到创作这样一套书,让传统文化教育加创意动漫,用非常轻松的方法来让孩子们阅读。这套书一共6本,第一本《论语故事(上)》,标题就是“同学们好”,讲孔子学生的;第二本《论语故事(下)》“老师好”,讲孔子的故事;第三本《庄子故事》“你看那些鱼”;第四本《孟子故事》“做个男子汉”;第五本《禅宗故事》“那个和尚乱出牌”;第六本《周易故事》“其实很容易”。特别是《周易》非常难读,大家认为很难懂,我觉得真正讲好,其实也容易懂。

  比如我国古代有“王道”和“霸道”概念,要解释它很费劲,如果这样讲——王道的国王说“寡人有爱心”,霸道的国王说“老子有核武”,王道、霸道一目了然。

  这套书每本的每一章前面都有一首诙谐的小诗,比如讲禅宗故事的诗:“门前一棵菩提树,心中一座明镜台,诸天天女散花来。落地菩提本无树,虚空明镜不是台,那个和尚乱出牌”。孔子有一个学生子贡,是中国儒商的鼻祖,讲子贡用一首小诗:“黄晶珏,白玉带,孔门有个高富帅,点子多,脑子快,有房有车有WiFi”。这样开篇学生是会喜欢的。另外,我们设计了两个漫画形象,一位叫小天,是读经典的,还有一个是小狗,哲学狗(刀刀狗),是听故事的,这两个形象都是著名画家创作的。这两个漫画形象参与进来,和我们做伙伴一起来阅读中华经典,完成学习之旅,他们会穿越和古人对话。

  记者:阅读中华传统经典与培养学生们的能力有什么关系?

  易中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用,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实中我们对此重视不够。阅读经典能帮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举一道题的例子来说,问“有个好人掉到井里去了,老师你也跟着跳下去吗?”孔子回答“你不能这么问”,庄子回答“那个人是做梦的小青蛙吧”,禅师回答“你去问问那口井”。请问,哪个是标准答案?哪个都不是。实际上许多哲学和人文学科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哲学的意义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们怎么思考。哲学就是哲学史,因为一个哲学家提出一个问题以后,他给了一个答案,马上有另一个哲学家批评他,后面又有一个哲学家批评第二个哲学家,这种不断的批评、反驳和探寻,就培养了我们的思维。

  教育承担着传授知识、示范方法、启迪智慧等职责,其中最基础的是传授知识,知识不可穷尽,尤其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掌握人类所有的知识;只有知识没有方法,知识乃无用之知识。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不单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示范方法。示范方法,就等于给学生这个电脑里面装了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启迪智慧,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就是能设计和产生程序的程序,是最高级的程序。智慧只能启迪,用禅宗的话来说就叫“传灯”,禅宗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都至少有灯芯和灯油,关键在于把它点亮。这盏灯点亮了,人就成为有智慧的人。这个灯在别人的心里面,你怎么点呢?不可能点亮,所以只能启迪。

  阅读习惯是中小学生的一个核心素养,很多家长问我“怎样让我的孩子像你一样爱读书”,我说很简单,你像我一样爱读书,你的孩子就像我一样爱读书了。孩子的模仿力很强,老话说跟着啥人学啥人,只有家长和老师做榜样、带头阅读,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全民阅读。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14日 17 版)
(责编:王政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