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小学农耕课设在农场 孩子田间地头“识五谷”

2017年11月08日09:24 | 来源:长江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小学农耕课设在农场 孩子田间地头“识五谷”

孩子们在田地里挖红薯 记者彭年 摄

挖红薯、扎稻草人、收割稻子……这不是农家乐,而是武汉小学生的一节实践课——“识五谷”。11月7日,武汉红领巾国际学校的老师们把学生带到奓山的一家农场上课,教孩子们在田间认识农作物,体验农事劳作,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意义。

一来到红薯地,看到满地的红薯藤,四年级男生刘衡雨发出惊叹:“原来红薯是埋在土里的!”他以前没想过红薯是从哪里长出来的,以为和南瓜一样挂在藤上。记者了解到,这150名学生里,只有十几名曾经了解过农活,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走进农田,亲眼看到红薯、稻谷、青菜长在土地里的样子。

挖过红薯,坐在田埂上吃过午饭,孩子们还分组扎稻草人、在一亩地大的画布上作画、用小镰刀收割稻子,听当地农民介绍稻子的种植方法。女生卜嘉怡从稻穗上摘下几粒稻谷,小心翼翼剥开,露出晶莹的米粒。“我们碗里的每一颗米饭,都是经历了播种、生长、收割这个过程”,卜嘉怡说,“参与劳动以后,我才真的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以后我不能浪费粮食了。”

该校副校长华维介绍,在来农场之前,学校的科学老师给学生们上过一节课,专门教同学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农作物,如水稻、麦子、油菜、高粱,介绍这些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知道了爆米花、面包是用什么做成的。为了让他们的了解更加深入,学校带孩子们来到农场。这周,每个孩子还要完成一份家庭作业:去超市或菜市场了解农作物的价格,并且用思维导图或PPT的方式制作出一份《一粒饭的旅途》。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城市里出生、成长,脱离了土地和自然,五谷不分,也与农耕文化逐渐疏远。”华维说,带孩子们来田间地头上课,就是用浸润式的学习方法,让下一代人不忘文明的起点,不忘劳动传统。他认为,孩子们不仅应该知道数理化,还应该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学会珍惜和感恩。(记者刘嘉 通讯员吴琪)

(责编:刘嘉楠(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