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育大家谈:支持乡村教师给教育一个坚实的支点【3】

2015年06月30日08:04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教育大家谈:支持乡村教师给教育一个坚实的支点

  段晓云(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副县长):我们有一种担心,这样一个良好的愿望可不可能在我们基层不折不扣的实施?先说说我们县的情况,我们是辽宁东北山区的贫困县,我们全县在职的教师是2595人,教师的本科生比例占全市老师的18.6%,大专比例不到30%,平均年龄在50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老师只有25人,年龄老化的队伍,怎么教得出祖国未来的希望?特别是,现在存在学科性和年龄性的缺编。造成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优秀教师的核心问题就是待遇问题,同时农村的生活条件远远低于城市标准,如果农村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跟城市一样好的话,我想更多人会选择留在山水秀美的县城乃至乡镇。目前我们的基础设施无论从教育、娱乐、生活,跟大城市没有办法比,所以城市的孩子一辈子扎根农村教育不现实。

  许涛:我想先举一个湖南省凤凰县的案例。凤凰县属国贫县,长期以来,因村小、教学点和个别乡镇学校地处偏远、教学条件艰苦,每年都有近200份的调动申请报告递交到县教育局。凤凰县委、县政府决定对乡村教师的待遇实行倾斜政策,2013年,村小和教学点教师每月最少可拿到800元,最高1000多元,部分教龄长的村小教师年收入近6万元。目前,出现很大一部分教师主动要求去村小任教、部分学校不得不采取竞争上岗选拔优秀教师到村小任教的“逆向流动”现象。

  通过凤凰县这个案例,可以看到,着力提升待遇水平,对乡村教师来说最直接、最实在。这次《计划》提出强有力的举措来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应当说力度相当大。一是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都能享受到生活补助,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二是要求各地一定要依法保证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按规定解决好社会保险、医疗、住房等问题,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长期从教。

  社会协同,如何发力

  ——教师本土化,保障乡村教师安心从教

  于贵勤:我觉得从乡村教师道路拓宽上讲,办好师范教育才是治本,教师流动是标。因为城里这些老师有家、有孩子、有老人,你让他上乡村来,他不安心。好容易分配一名特岗教师,为了留住他,我不敢给他分那么多的课,像宝贝一样。后来他妈来看他,在县城里一走就哭,一直哭到我们那里。看到老人那么难,我以后不准备再要城里教师了,用本土教师,才是治本。本土教师可以在师范招生的时候就定向培养,哪里来的回哪去,农村的孩子从艰苦的环境出来,将来再回到这个艰苦的环境不觉得有多大的变化,并且很快适应。

  邬志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已经发布,关键在于落实。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乡村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课程仍然开不全,虽然语文、数学目前都开全了,但有很多课都没有开,比如品德、美术、英语的开课率只有70%,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等科目的开设率更低,特别是在小规模学校,乡村学生还无法享受到国家规定的全面教育,我觉得这是一个难点。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两手,一手是解决我们现在的教师编制问题,而编制配置的关键点就是刚才杨春茂秘书长说的教师工作量。我的假设是两点:第一,一个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应该是相当的,每一周的工作时间也是相当的,这是《劳动法》规定的,不能让农村老师干12个小时,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第二,国家规定的课程要开全开好,因为这是国家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我们调查过,一个老师上课如果超过三门,一般教育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基于工作量来设置编制,要综合考虑班师、生师、科师的比例。第二手是全科教师和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问题。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小学教师都是全科教师,但是我们大学培养全科教师方面的探索还是很有限的,特别是结合地方乡村文化的全科教师培养更是缺乏。由于不同省份的乡村文化是不一样的,所以实行基于地方文化的定项培养,只有地方师范院校才可以。全科教师我们也在探索,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文理交叉型的全科教师,即语文、数学都能教;第二种是大文类的全科教师,即能教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音乐、美术等,第三种是大理类的全科教师,即能教数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等。如果有了全科教师,这样在乡村派一至三个教师就能够解决多学科教学和课程开齐的问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