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改革解析:高校要应对高招改革新挑战

2015年03月17日09:59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改革解析:高校要应对高招改革新挑战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标志着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选拔人才为目标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揭开了序幕;与此同时,上海和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出台,试点工作率先启动;其余各省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也将于今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同年12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公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4个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内容、目标、措施和时间表;与此同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跟踪与评估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立项开题。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协同创新。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绝不仅仅是高等院校招生部门的任务,而是一项涉及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综合改革。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严峻挑战,抓住难得的改革和发展机遇,不断深化综合改革,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涉及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

  高等院校要确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形成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校园文化;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挥;要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摈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