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等来父母也等来争吵"父母只关心成绩"【4】
亲子矛盾的根源在于长期分离造成的隔膜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05~2010年,农村小学、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和大龄留守儿童规模降低了9.65%和19.68%,而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增幅达47.73%。
一些留守儿童父母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学龄前不重要,等上学了再自己带。殊不知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期是在学龄前,如果错过这一关键期,孩子即使到了父母身边也很难再建立亲密关系,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亲子关系要么冷漠,要么矛盾重重。
在北京打工的甘肃人杜小红是两个男孩的母亲。
这个春节,因为大儿子的一句话,杜小红没有回家。已经十五六岁的男孩在电话里对母亲说:“春节是不是能挣更多钱?你别回来了,多挣点给我买摩托车,挣不够钱就别回来。”
类似的对话基本上是这两年杜小红与儿子沟通的全部内容,而儿子与杜小红的丈夫之间基本不说话,只要说话就是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留守儿童与父母在春节期间出现的矛盾、争吵,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父母与子女因长期的分离造成的隔膜。
“每到放假我妈就让我到北京来,可是在我心里北京没有我的亲人,只有在奶奶那里我才是公主,在他们那里(父母在北京的家——记者注)我就是客人,我怎么待着都不自在。”武小华的女儿红红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显示,生病时,仅有约半数留守儿童会告诉父母(48.3%),一成多留守儿童自己去看病(15.2%),仅有一半的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课余时间经常去哪里或干些什么。
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关键在于父母一方。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舜认为,关爱留守儿童,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法律政策的制定者,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首先是在利益平衡中应该突出儿童利益优先。其次是在监护制度中强化义务和责任。只有监护人尽了责任和义务,被监护人的权利才能够真正地实现。
“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全社会关注,这么多年来大家也都在呼吁,但好像很难解决,最大的难处就是没有法制保障。”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说,从立法的角度来看,社会领域的立法一般是比较困难的,立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一时不能立法,我们可以提出一两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办法。例如,保证父母必须有一个留在孩子身边,如果没有,必须指定监护人,对监护人的条件要有明确的限制,同时设计相应的补助措施。
确实亟须立法。这个春节,与李小刚同村的小芳没有等到自己的父母,她今年已经12岁了,在她的印象中父母只回来过两次……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