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大量个人时间献给工作 教师真的需要这样工作吗?【3】

2014年09月16日10: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量个人时间献给工作 教师真的需要这样工作吗?

   工作量教师怎么看

  中小学教师认为,工作量过大意味着工作量难以控制和管理,影响家庭和个人生活,或者打破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近八成教师认为工作量大

  调查数据显示,近八成教师认为总体工作量过大。其中58.3%的教师感觉比较重,19.0%的教师感觉非常重,1.3%的教师感觉难以应对。只有0.3%和0.9%的教师感觉自己的工作量非常轻和比较轻,20.2%的教师感觉工作量一般。

  具体到课堂教学工作,六成以上的教师感觉课堂教学工作量重。只有0.2%和2.5%的教师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量非常轻和比较轻,31.3%的教师感觉适中,50.8%的教师感觉比较重,14.2%的教师感觉非常重,1%的教师感觉难以应对。这一数据与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基本一致。

  就非教学工作量而言,有近六成的教师感觉非教学工作量比较重。其中43.62%的教师感觉非教学工作量比较重,11.71%的教师感觉非常重,2.91%的教师感觉难以应对,36.71%的教师感觉非教学工作量一般。

  这些数据在对新西兰中学教师工作量的调查中也得到印证。75%的新西兰中学教师表示自己的工作量比较重,73%的教师表示难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71%的教师表示工作量影响到自己的教学质量,66%的教师表示自己很少有时间为同事提供专业支持,57%的教师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未取得良好的平衡,52%的教师表示无法管理自己的工作量,43%的教师表示工作量严重影响到健康,39%的教师表示很少有时间去更好地了解学生,28%的教师迫于工作量大考虑退出教师职业。

  对行政文案工作认同度低

  教师对工作量不满既有对工作总量过大的厌倦,也有对某些工作任务认同度低的无奈。比如日常文书整理,记录学生进步,分析、汇报和收集有关数据,严格按照细节和格式要求备课,等等,过多不必要的或行政工作占用了教师大量工作时间,大大增加其工作量。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形式化的行政工作非常反感,尤其对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检查,整理各种文字材料怨言颇多。教师普遍反映,现在学校要求教师每周都要做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笔记,甚至对抄写字数都有明确要求,给教师带来了繁重的负担。

  英国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调查也表明,教师对工作缺乏控制和拥有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被迫做大量文件和文书工作,而在教师心目中这类工作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应该由教辅人员来完成。

  认可加班但需有“度”

  多少工作量是教师可以承受的?教师对理想工作量又有什么样的期待?调查显示,教师认同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投入一定的时间从事相关工作,但是需要在合理的时间框架内。

  教师认为可以接受的工作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每天在学生到校前或离校后在学校多工作一个小时;二是在一周五天工作日中,每天晚上用两个小时批改作业、备课;三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每个周末用1-2个小时工作。

  就周课时量而言,九成以上中国中小学教师希望周课时量在15节以下。其中,48.7%的教师希望周课时量在10节及以下,47%的教师希望周课时量在11-15节之间,只有4.3%的教师希望周课时量为16节以上。

  倡议降低非教学工作比例

  教师希望集中精力做好教学及相关工作,如做好教学计划,精心备课,顺利上课,有充足的时间批改作业和组织有关考试评价,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充分交流,了解、掌握和反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这就需要剥离教师额外的、不必要的工作任务,降低非教学工作在整体工作中的比例。68.1%的教师希望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比例在3:1及以下,只有18.6%和13.3%的教师希望教学工作与非教学工作比例为2:1和1:1。

  加拿大的研究也表明,教师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前7项活动分别是教学、备课、评价学生、与家长交流、对学生的额外工作、填写学生报告卡和修改课程;最不重要的7项工作分别是资金筹措、支持教辅人员、行政会议、值日、行政任务、参加学校委员会工作和吃午餐。

  调查中,教师既希望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又希望政府、学校和自己共同加强工作量管理,拥有对工作量的控制权和自主性。教师认为,有效减少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首先应该减少校内外文书工作和行政工作,保证法定工作时间用于备课和批改作业。其次应该加强教学支持,配备更多教辅人员,剥离教师管理学生午餐和课外实验室活动等职责,缩小班额,保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和上课,以及提供更多专家支持。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