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谁就把谁的名字写在卡上,这样就可以诅咒他!”日前,一款名为“校园诅咒卡”的玩具风靡郑州部分小学校园,被冠以“诅咒”之名的玩法不禁让家长老师有些担忧。
记者走访了郑州市区内几所小学发现,许多小学周围都有这样的“校园诅咒卡”出售。五颜六色的包装盒正面写着“校园诅咒卡”“高压群专用”等字样,背面写着诅咒卡功能为“缓解不开心情绪,彻底毁三观,掉节操无下限”,适用人群为“高压状态、无节操无下限乐于毁三观者、重口味者”。
据多数商家反映,这种“诅咒卡”非常畅销,有时刚进货一周就可以全部卖光。记者随即采访了几名小学生,他们对“校园诅咒卡”并不陌生。但当问及为什么喜欢玩这个,是否懂“诅咒”是什么意思时,他们多数表示不明白,只是因为好玩。“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这个,所以我也买来玩的。”正在读二年级的小韩说道。
一些家长则对“诅咒卡”有很大的意见,“小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诅咒,用这种方式暗示他们非常不好。”家长赵女士担忧地说。另一位家长也表示“孩子才上小学,应该不算高压人群吧,生产这些玩具的人真的很不负责任。”
“小玩具因为价格便宜,在学生中特别容易流行起来。如果一个孩子买‘校园诅咒卡’,就会带动班里其他孩子买。”郑州市一所小学的老师陈丽说,“但是孩子的辨别能力、判断力普遍较弱,所以‘校园诅咒卡’上面的一些例如‘毁三观’‘无节操’‘重口味’等负面词语在学生群中传播,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记者 王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