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记者深度调查:赴港求学,你能适应吗? 图【3】

2013年11月15日08:51    来源:今日早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记者深度调查:赴港求学,你能适应吗? 图

  一半留学生不适应快节奏生活

  问卷显示:50%的留港生认为,对快节奏的学习、工作,感到不适应。

  “忙得都没有时间找男朋友!”赵老师高声抱怨道。去年,她从香港城市大学毕业。学英文的她,进了香港的幼稚园。10个月后,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份工作,“从小朋友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今年,她开始在香港教育学院念Part-time(在职)两年制的学前教育专业。18点半上课,17点收工。从位于香港荃湾的工作地,乘地铁到位于大浦的学校,得花上1个多小时。晚饭,有时只能放弃。

  别以为17点收工,是常态。“香港就是加班文化。”赵老师说。在她看来,并非任务多得做不完,而是,“不加班,别人会觉得你不敬业。”

  不喜欢私人时间被占用的她,总会想着法子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当然,代价就是,你累得要死。”

  累了,总想休息。可有人说,在香港,时刻都得警惕。因为,到处充满竞争,危机感异常强烈,不能松懈。就连每个十字路口,过街绿灯发出的,都是“滴滴滴”的急促声,逼迫你向前向前。

  懈怠时,赵老师总会这样“刺激”自己:“想不想将来?想不想将来一辈子看老板脸色加班?!和你不想的事情比起来,看书做功课算什么?!和你想的事情比起来,偷懒逃避不上进有什么意义?!”

  生活成本太高,父母不停催促回家

  问卷显示:33%的留港生认为,生活压力过大,不适应。

  4300元港币一月、一个15平方米的套房,这是Cathy在香港红磡的租房费。对于如此促狭的空间,Cathy并不在意。对她而言,“这只是个睡觉的地方”,没有再多的意义。

  但4300元,却实实在在地“吃”走了她近一半的工资。在香港,媒体圈的工资远比你想象的要低。

  心疼的父母,不断催她回家。甚至,为她安排好杭州的工作。可是,她不干,只为了追梦。

  在念书的Junius,同样感受到巨大的生活压力。只要有空,他就去兼职。他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发过问卷。一天,就能拿到700元港币。“如果能拿到一张参展商的名片,还能多拿10港币。”说这话时,Junius瞪大了眼睛。

  是的,他变现实了。香港,到处都是现实。

  晚上11点过后,走出地铁站,地上摆摊卖水果的老太太,满头白发。“她拿水果的手都是颤巍巍,很缓慢。如果家境好,会深夜出来吗?”他反问道。

  地铁在香港新界穿过,窗外,散落的简陋房屋,破败不堪。深水埗、天水围,逼仄的格子铺公屋内,多是挣扎在贫困线的香港人。

  但我们,只记住了香港的另一面——五光十色的耀眼。“海洋公园的后头,一片富人游艇。”他急促地说,浅水湾、港岛中环半山,豪宅林立,“路上的跑车,常会亮瞎你的眼”。

  Jesse的班上有30个内地生,今年毕业时,只有6人留港。她,则是回内地的二十四分之一,“父母不让我留港,我是独生女。”现在,她已在杭州一家医药公司上班。

  跟她一样,Junius也选择回来工作。离家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更关键的是,留港并不易。

  读系统工程的他,希望进入金融行业。原以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都市,应该机会很多,但事实上并不好进,发来面试的企业,都希望他转岗卖保险或基金。

  于是,他选择回来。现在,他已在杭州的一家银行上班半个月。他听说,隔壁班上留在香港的同学,已有6人想回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