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

2013年10月22日10: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

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

——本报记者就门罗获奖专访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副教授赵庆庆

  爱丽丝·门罗成为第13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瑞典学院评价她的作品为“清晰而具有心理上的高度真实,说故事的方式亦精雕细磨”。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始终执着地写作短篇小说,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当代的契诃夫。(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 陈琛 编制

  日前,瑞典学院对外宣布,将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这也是加拿大历史上首次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这样评价她的作品:“故事令人难忘,语言精确而有见地, 朴实而优美, 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并将她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虽然广受文学评论界赞誉,但门罗在中国普通读者中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作家。有媒体称,获奖前,仅有一部作品《逃离》被翻译成中文。门罗只有一个中译本吗?门罗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她的作品有什么特点?本报记者专访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副教授赵庆庆,请她带我们走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

  在农村和小镇成长,因没钱只上了两年大学

  一直到上大学,她才从农村走出来。相对于农村的社会风气来说,门罗说自己是“局外人”,不过,她毫无怨言,默默争取自己发展的空间,认真练笔,尊重艺术,一步步走向了文学顶峰。

  张春铭:我很好奇,门罗成长的农村封闭保守,女孩子做家务,相夫教子,很少有人上大学,她是怎么成为了作家?最后还获得了诺奖?

  赵庆庆:门罗1931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休伦县温格姆镇的郊区,这个小镇靠近五大湖之一的休伦湖,人口约3000,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小镇,生活平静,也可以说是单调沉闷。这样的加拿大小镇,还有农村,让门罗成功写了一辈子。

  门罗的父亲是狐狸养殖户,母亲当过小学教师。门罗小时候就喜欢编故事,最早是改编安徒生《海的女儿》的悲惨结尾:善良美丽的小人鱼没有化成泡沫,而是和王子结婚了。她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边走边编故事。她做这些都是瞒着别人的,她周围的人忙于生计,干活,养家,很实际,尤其是女孩子,读书少,上大学少,当作家更是闻所未闻。

  门罗10岁时,母亲患上了帕金森症,门罗做家务,照顾母亲,挤出时间看书。一直到上大学,她才从农村走出来。相对于农村的社会风气来说,门罗说自己是“局外人”,不过,她毫无怨言,默默争取自己发展的空间,认真练笔,尊重艺术,一步步走向了文学顶峰。

  张春铭:门罗高中毕业后,原本应聘了教师,后来读了大学,这段经历是否对她最后走上作家之路有影响?

  赵庆庆:17岁,门罗高中毕业。那时,加拿大小学教师奇缺,有高中毕业文凭,就可到小学教书了。门罗受聘到一家小学,班上有11名学生。后来,她得到了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便进入了大学的新闻专业,但她并不是真的对新闻专业有兴趣,而是觉得上了大学,就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她仍然钟情写作,有三篇短篇小说发表在叫Folio(弗里欧)的学生文学杂志上。她对自己能上大学非常高兴,说“自由”了,“能第一次以自己的方式走进世界”。但门罗大学只上了两年,因为奖学金断了,门罗没能毕业,也没拿到任何学位。门罗成名后,她的母校请她当住校作家,授予她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门罗的大学经历是不是对她走上作家之路有影响?或多或少,有的。比如,她在大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短篇小说中有像大学教师雨果(《素材》)、大学生安妮塔(《假发》)、研究生朱丽叶(《机缘》)这样的人物,非常写实生动,如果没有大学生活体验可能会塑造不出来。最重要的是,门罗走出了农村和小镇封闭的环境,开拓了眼界,坚持了文学梦。

  张春铭:门罗的家族有人擅长写作,这似乎从小就是一种熏陶?

  赵庆庆:门罗家是有写作天分的。门罗的祖上可以追溯到詹姆斯·郝格(James Hogg,1770-1835),他是苏格兰作家,诗人,是司各特(著名历史小说家,国内早有不少译本)的朋友。他用苏格兰语和英语写作,最有名的小说叫《私人回忆和罪人的忏悔》。门罗的父亲也能写,1976年去世前,写完了一本描写拓荒者的长篇小说,3年后还出版了。门罗对父亲的写作,用“非常好”来形容。门罗有四个女儿,三个长大成人。大女儿西拉2002年出版了回忆录《母女的生活:和爱丽丝·门罗一起成长》。所以,可以说,门罗家有点祖传的文风。

  门罗的父母没什么钱,但家里有各种书,门罗七八岁就读写英国历史的书,是个成绩好、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女孩子。

  门罗的《石城眺望》是她的家族史,里面关于她家世代怎样喜欢读书、写作,描述很详细。

  孩子午睡时,构思创作

  在孩子小时,带孩子,做家务,写作的时间的确有限。孩子午睡时,门罗不睡,泡杯咖啡,坐在沙发上构思。第二天,孩子睡时,再接着想。

  张春铭:门罗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家庭主妇,她怎么有时间从事写作的?

  赵庆庆:门罗上大学时,和同学詹姆斯·门罗相恋,20岁辍学嫁给了他,搬到了几千里外的温哥华,后又搬到了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市,在那儿开了家门罗书店。门罗在那里一住就是20年,直到1972年离婚。四年后,门罗和地理学家杰拉德·弗莱林结婚,定居安大略省的克林顿小镇。

  门罗22岁当母亲,生了长女西拉,同年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短篇。24岁生了凯瑟琳,孩子没活过一天就夭折了。26岁生了第三个女儿詹妮。在孩子小时,带孩子,做家务,写作的时间的确有限。但门罗迷创作,这就能让她挤出时间想和写。孩子午睡时,门罗不睡,泡杯咖啡,坐在沙发上构思。一般是先有画面、意象,然后是人物、情节、对话什么的。有时,孩子醒了,也只能想到哪里算哪里。第二天,孩子睡时,再接着想。门罗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写作,既简单又不简单。第一稿总是很顺畅就写完了,随后是痛苦的修改过程,最后还要加入很多东西,等等。”

  孩子成人后,门罗说自己还是喜欢坐在家中,望着窗外,等要写的东西在脑子慢慢定型后,速成初稿。她的丈夫会说,“我知道,你在想东西。”门罗打趣说,“要不然,你会以为我是世界上最懒的主妇。”门罗独坐静想的习惯,有点像中国作家汪曾祺先生(同样写绝了描摹小镇、农村和小人物的短篇小说):枯坐在家里的沙发里,盯着墙壁,一声不吭,好像入定似的,一旦酝酿成功了,一挥而就。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门罗有自知之明,她坚持写短篇。她列举的师法对象——美国南方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弗兰纳里·奥康纳、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都是写短篇的高手。《纽约客》编了门罗稿子十几年的黛伯拉·特里斯曼采访过门罗,问她为什么老写短篇。门罗提到创作时间有限,她佩服那些写长篇小说的,但一想到写500页,写上几年,十几年,她就担心,万一有什么意外,死了,不是白写了吗?

  张春铭:37岁时,门罗的第一本书获得了第一个总督奖——加拿大的最高文学奖。这是厚积而薄发的产物。

  赵庆庆:1968年,门罗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欢乐影子之舞》出版,荣获总督奖。此前,她在加拿大文学杂志上发表了17篇作品,全是短篇小说。门罗写短篇的投入一点不少,平均每年才出一篇,真正的慢工细活。

  读门罗短篇,像欣赏中国山水画

  “我们看的,不仅是她在20页中能说那么多东西,比一般小说家说得多,她还能说得周详充分。她的一个短篇跨越几十年,那么自然。”她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真正的艺术家”,是让人心服的。

  张春铭:在短篇中,门罗如何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呢?

  赵庆庆:门罗的短篇译成中文一般十几页,几十页。短归短,可故事套故事,前后呼应,细节处理,尤其是结尾,一点都不马虎。读到最后,你不由感叹:啊,门罗在谋篇布局上是下了大功夫的。有些读者觉得门罗东拉西扯,单从局部看,有点这样,但统观全篇,就会发觉所谓的“东拉西扯”都不是废笔冗文,是故事之树上活生生的枝桠,不是无用的枯枝野蔓。

  比如,门罗第一本书中有一篇《一盎司治病药》,讲述少女经历挫折成长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一个小镇,类似门罗的故乡温格姆。主人公“我”是位少妇,讲述初恋。上高中时,她爱上一个男同学,但两个月后就失恋了。于是,她在当临时保姆时偷喝了主人家的威士忌,没想到酩酊大醉,同学们赶来帮忙,引起了一场闹剧。小镇居民深受传统和戒酒运动的影响,对她有所非议和冷落。她感受了人生的复杂,逐渐成熟起来。这个故事采用第一人称(门罗故事的常见叙事手法),使主人公及其经历真实可信,今“我”回忆旧“我”,插入反思性的评论,把“我”的心理和小镇人事展示得丝丝入扣。整个故事流畅有致,“穿越”自然,非常完满。

  还有代表作《我年轻时候的朋友》,也是成年的“我”回忆和怀念母亲和母亲年轻时的朋友,交织着母女两代的冲突。小说以“我”梦见病故的母亲开始,以“我”的母亲梦收尾,中间通过“我”读母亲的旧信,引出她年轻时结交的农场姑娘弗洛拉。在讲述弗洛拉和疯姐姐、姐夫、自私护士、农场命运的故事时,也显露了“我”对弗洛拉何以那么热情、能干、逆来顺受的好奇,这当中又包含了对苏格兰卡梅伦教派的钩沉和“我”对叙事主观性的看法。虽是短篇,却是一波三折,精细复杂,同时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诺奖评委彼得·艾格伦德说:“我们看的,不仅是她在20页中能说那么多东西,比一般小说家说得多,她还能说得周详充分。她的一个短篇跨越几十年,那么自然。”

  读门罗,有点像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小见大,尺幅之内,气象万千,也有点像逛苏州园林,亭台楼阁,疏密井然,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曲径通幽。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