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学会给予,爱因付出而美丽

2013年09月17日13:06        手机看新闻

爱是给予,是不强求回报的付出。

每个父母都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精神的牵挂、时间的陪伴、体力的付出、金钱的耗费等。很多人认为我们几乎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孩子。但是,我们可否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孩子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是父母在享受创造生命所带来的快乐的过程中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我们首先应该感谢孩子,是孩子让我们成为父母。如果没有孩子,不管结婚多少年我们都不可能是父母。其次,孩子是爱的成果。由爱而结合,然后才有孩子,孩子是爱的作品。孩子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我们的付出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能体会给予的快乐,体会父母养育我们的不易,体验自己的成长乃至人类成长的过程。当然这其中饱含艰辛,但也正是在这样的付出中,孩子才把我们视为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他们长大以后才会牵挂我们,也正是在这种付出中我们享受着生命的过程。试想,如果没有孩子,我们的生命里会缺少多少内容?

“我养你这么大,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似乎是我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如果养育一个孩子是希望他将来听我们的,那不如去养一只宠物。如果养育一个孩子是希望他将来能给我们养老,那我们也不如把养孩子的钱存起来去住老人公寓可能还更专业些。我们想想,在恋爱的时候为什么会那么幸福?那是因为我们只想给而没有想要得到回报。但是随着婚姻关系的深入,每一方都希望得到更多。当两个人之间成为了利益交换的关系时,那还是爱吗?爱是付出,而且是不强求回报的付出。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呀!

爱的给予是不要任何回报的给予。这里说的回报不仅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依附也包括在内。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生命。不能因为我们的养育而让他们成为我们意志的贯彻者或者执行者,更不能因为我们的养育而忽视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生命特性。面对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给予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能是最大的爱。这种独立也同样包含了经济及精神两个方面。

现在很多老人离开了儿女很痛苦。他们退了休,不为吃穿发愁,有了更多的闲暇,但是并不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反而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关心儿女的生活中去。当自己没有更多的追求时,干涉别人的生活就成为了新的工 作内容。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能忍受老人的原因。因为自己不独立,就希望 别人给予关爱,如果别人做得不够,则会有失落感。其实,当自己有对生活 的追求时,就不会在乎别人是否关注自己了。工业时代带给我们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有自己的收入一直到死。经济的独立似乎是容易的,而思想深处的精神的独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老人不独立,希望年轻人依附,年轻人不独立则希望依附于老人。当然我也看到很多可爱可敬的老人帮助年轻人分担家务,但是并不强迫年轻人接受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对年轻人的现代观念给予足够的宽容,孩子长大后他们依然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只有每个人都独立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独立的快乐。只有每个人都独立的时候,才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

来源:《父母需要长大》

独立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去照顾父母或者老人,这反而是更值得提倡的 事情,而且有必要从制度和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新加坡规定如果年轻人的 住房距离老年人的住房比较近则可以享受优惠。父母帮助子女也是值得推崇 的,但是应该建立在独立的基础上。我听一个朋友讲过加拿大人的故事。一 对加拿大年轻人每月支付300加元让孩子的奶奶每天接送孩子去幼儿园。奶 奶说:“如果你请别人我也没有意见,请我和请别人一样需要付费。”这对于 中国人来讲也许是不太能理解的事情。其实想想,我们现在很多老人照看孩 子,一面在喊累,一面还不放手,这是最让人不知所措的事情,更重要的 是,年轻人和老人还会由于看孩子的方法问题产生不愉快,这大概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吧。我个人更欣赏加拿大人的做法。因为付费,所以在方法 上,付费一方有权提出要求。也正因为是付费的,所以双方都是平等的,没 有领情与不领情的问题,没有谁欠谁的问题。

当我们自己从物质到精神都独立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做到不强求回报 的付出。享受给予的过程,不在乎回报,这才是爱。这样的爱也一定会有回 报。因为付出的是爱,所以回报的也是爱。 爱没有目的,爱本身就是过程。当我们能够平等地对待别人、尊重别 人、用自己的能力去关爱别人时,我们就是在享受自己的爱的过程。     

来源:《父母需要长大》

 

(责编:潘金洁琼(实习生)、熊旭)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