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被控受贿4755万余元的案件,在北京市二中院公开审理。张曙光当庭认罪,称其受贿款是用来满足情人的需要,部分受贿款用来参评院士使用。为了实现“院士梦”,他先后受贿2300万元用于院士参评。提到自己的索贿行为,他还当庭自称人品太差,做出这样的事情很恶心。(9月11日《北京晨报》)
张曙光受贿案开审,再次展现了贪官沦陷的惯常路数。但所谓“受贿为评院士”一说,瞬间让一连串老套的剧情变得不一样起来。在这个官场与学界似乎可随意切换的年代,公众早就担忧,官场的不良风气会浸染进学界的肌体。不幸的是,透过张曙光的供述,民众心底种种猜测俨然再次证实——本应独立、公允,超脱利益和权力羁绊的院士评选,居然也充斥着金钱勾兑。
囿于张曙光的只言片语,我们无从窥见“用钱买院士”的完整链条,但这恰恰是各方最应追问的地方。手握巨资、一心当“学霸”的张曙光,到底是如何“争取选票”的呢?其中的细节虽未公开,但却无碍公众推想:花钱评院士,可行的路径无非有二,要么堂而皇之地贿选,以收买评委来谋求支持;要么“购买”学术成果,借此积累自己的参评资本……
无论张曙光当时采取了何种方式,“2007年因7票落选”“2009年以一票之差落选”的结果,足见他不惜血本“暗地经营”的收效明显。由此也印证,看似专业透明的院士评选过程,绝非想象中那般无坚不摧、不为所动。“花钱买院士”的荒诞故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学界的溃败:底端学术人收钱办事,甘当枪手为人生产学术商品;而顶端学者则深陷底线失守、节操堪忧的泥潭。
院士评选,竟也堕落成花钱就可摆平的事项,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倘若要为这种沉沦景象找个合理解释,或许也无太多难度可言。众所周知的是,由于目前学界一贯处于公权系统的安排之下,深感压抑的学者们并不具备典型的学人意识与道德观,他们往往只希望在既有游戏规则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语境之下,倘若有高官用钱换取学者在某事上的支持,后者自然无理由、无底气拒绝。
一个独立性孱弱、高度仰赖公权力分配资源的学术共同体,注定会乐于与位高权重者维系良好关系。在现实中,学界与官场彼此互通,具备相当程度的一体性。有鉴于此,张曙光花钱参选院士,绝不能理解成一个出格、孤立的贿选事件,而应视作官员与学界互利共荣秩序中的一例。
所以,张曙光案的教训,自然不止于强化官员、学者的个体修养,完善院士评选机制那般单薄。更关键的教训,是要设法剥离学界“寄生”公权系统的格局,从而确保学者群体能发育出健全、独立的学术人格。在此之后,再来探讨纠偏乱象,才具备必要的话语基础。 然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