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用思路打开出路

张  烁

2013年09月06日07: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用思路打开出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

  开栏的话

  铸造美好师德,培养优良师魂,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时值第二十九个教师节,由教育部与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联合举办的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日前揭晓。

  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专栏,连续刊发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新形象,引导激励更多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争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园,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17年间,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发展成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技能型人才,创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引领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

  1997年,44岁的汪秀丽临危受命,出任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当时,全国许多职业学校关停并转,张家口也相继撤并了3所职业学校。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汪秀丽带着12名中层干部到各地“取经”,确立了“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的办学思路。

  1997年,当计算机在张家口还是“稀罕物”的时候,汪秀丽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机遇。她果断决策,与知名企业“牵手”,与著名高校合作,逐步形成12个方向的专业群。当她的学生毕业时,正值计算机快速普及之时,当地法院、银行、商业、建筑等系统纷纷到校争抢学生,一时供不应求。8年后,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的一天,一则百字消息让汪秀丽兴奋不已: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形成——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4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招生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一批“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河北省培养出的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如今,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失职”的母亲,负责的校长

  有谁会知道,汪秀丽是含着眼泪上任的。一双儿女即将参加中考、高考,正在人生的“坎儿”上,咋办?爱人忙得不可开交,家里根本顾不上,咋办?父母年近八旬,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咋办?

  在矛盾和担忧中,汪秀丽豁出去了!2000年,校园改扩建工程启动。面对上千万的资金,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问她:“秀丽,行不行?”她立下军令状:“只要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还在,就一定将学校办好、建好。”

  伴随着一个个不眠之夜,浇灌着汗水和泪水,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楼拔地而起,两个塑胶运动场相继落成,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6倍,建筑面积翻了四番,专业实训室达到了85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先机。

  学校发展了,可内心的愧疚却让汪秀丽难以释怀:学校对口高考首次冲刺天津大学单招考试时,正逢女儿高考,她没时间陪孩子,当学校的5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时,女儿却落榜了……

  “一个孩子成才了,一个家庭就有了希望。”上中职的孩子,是很多人眼中的“学习失利者”,但汪秀丽不这么看,她常常提醒每一位老师,“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

  汪秀丽深知,对孩子严格要求,就是对孩子负责。学校与机场联合办学,机场规定每科成绩60分达标,她要求80分;开箱包操作要求4分钟,她要求2分钟;机场“手检”要求3分钟,她要求1分半。那段时间,安检专业的学生们用拉杆箱练习开箱检查,虎口磨出血泡、结了茧子,7天就把箱子翻烂了;拿水瓶代替金属探测仪,“手检”30多道程序,直到练得每道程序都熟稔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在机场组织的安检员初级上岗证考试中,安检5班的学生100%通过。学校还获得机场颁发的“职业教育特殊贡献奖”。

  如今,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已成功跨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为越来越多的孩子实现了成才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们眼里没有差生(记者手记)

  “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汪秀丽的这句话,给人印象最深。那些别人眼中“学习失利者”的中职学生,到她这里,都是可造之材。她果然做到了,一个个学生在这里成长成才,一个个家庭燃起新的希望。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随着岗位转”,汪秀丽远见卓识,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机。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头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必不可少,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气魄,能够在稍纵即逝的市场竞争中准确出击、抢抓机遇。

  职业教育怎么办?汪秀丽给出了圆满的答案!( 2013年09月06日 06 版)

(责编:潘金洁琼(实习生)、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