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靠听学习新技术,
和夫人感情好
写文章和讲课都是一流
据陈俊勇回忆,陈永龄的文采非常好,写文章和讲话是一流的,“陈先生讲课非常好,他嗓门很大,字又写得好,英文写得很流利。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基本只需要简单地看书复习一下,就完全懂了。他书也写得好,非常精炼。虽然后来大学的大地测量教材不用他的《大地测量学》了,但还是有很多用他的当作底稿,他的文学水平一流,表达极强,逻辑性也强。”
■趣闻轶事
靠听学习新技术,
和夫人感情好
陈永龄和夫人两个人外文都很好,所以高棣华会念一些国外的文章给他听,因为眼睛不好,也不能做笔记,只能靠听来学习了解新技术。“他写文章都是口述出来的,让高老师或者儿子写下来。他本来眼睛就不好,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打篮球把眼睛打坏了,那只眼睛不能说完全看不见,但是视力受到很大影响,之后只能用另一只眼睛看东西。由于长期使用一只眼睛,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两只眼睛几乎都看不见了。我记得我出国时候的推荐信需要他签字,他把纸放到眼睛边,或者用一个放大镜看,非常困难。”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陈俊勇回忆说。“他们夫妇俩感情很好。在武测的时候,有一次,两人骑着自行车在学校的林荫道上相互追,那时候他们大概五六十岁了,站在路边的学生们看到笑死了。”
写文章和讲课都是一流
据陈俊勇回忆,陈永龄的文采非常好,写文章和讲话是一流的,“陈先生讲课非常好,他嗓门很大,字又写得好,英文写得很流利。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基本只需要简单地看书复习一下,就完全懂了。他书也写得好,非常精炼。虽然后来大学的大地测量教材不用他的《大地测量学》了,但还是有很多用他的当作底稿,他的文学水平一流,表达极强,逻辑性也强。”
“文革”时被请去做顾问
陈永龄作为科学人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谨,为人从不张扬,而且很爱护和提携晚辈。“上市80年代年轻人留学回来之后,感觉不够受重视,他和一个地质部的老院士专门开了一个座谈会,邀请国内的专家,探讨如何发挥地学界年轻人的作用,如何在地学界开拓新的局面等问题。”此外,“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测绘局被撤销,但因为他有能力,国家总参谋部测绘局还特意请他去做顾问。
完成中国当时最大的测绘工程
南方日报:1956年,高教部决定筹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陈永龄积极参与主持武测的筹建工作,并在建校后任武测副院长兼天文大地测量系系主任。当时,您进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能回忆一下你们共事的情景吗?陈永龄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上,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宁津生:他的学术水平很高,特别是在高校担任教师,学生首先看中的是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他在教学中的能力与表现。可以说,他是我国在测绘科学方面,特别是大地测量学方面的泰斗,中国的大地测量这一套教育、科研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是陈先生奠定的。当时在武汉测量制图学院,陈先生讲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讲课的一大特点是讲述清晰、理论分析透彻,讲课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管我当时已经是教师了,但我经常去听陈先生的课,我觉得听陈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
陈先生对新生事物、新技术非常敏锐,接受起来非常快比如说卫星定位。我记得那个时候陈先生的眼睛已经几乎看不见了,他为了吸收这些新技术,让他的夫人把专业文章念给他听,在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甚至于可以写出对中国这个技术发展的方案,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新技术。
南方日报:陈永龄被称作是我国大地测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应该怎么具体理解他的开拓和奠基作用?您如何评价陈永龄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
宁津生:在解放前,中国的大地测量工作没有一个国家标准来指导和约束大地测量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组织建立国家的大地测量标准,我们称作《大地测量法式》,它规定了在中国进行大地测量的规划、设计,以及大地测量工作中的具体的技术规定。这是在陈先生的领导下完成的,这个《大地测量法式》到现在还在使用,它是一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点位控制,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很多控制点,要把它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精确地定出来,这是今后其他测量工作的起始点,因此就要在全国建立全国天文大地网。在解放初,我们自己还没有力量来建立天文大地网,而是从苏联普尔科沃天文台引到中国来的。我们用了10多年的时间,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个全国含有5万个点的天文大地网,叫做“1980西安坐标系”。当时在国际上,我们建成的这个控制网的精度、规模,比美国、英国还要大,这个网就是在陈永龄先生的亲自主持之下完成的,包括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完成了称得上是中国当时最大的一个测绘工程。
南方日报:在当时的情况下,陈永龄测量出珠峰高程具有怎样的意义?
宁津生:因为珠峰是世界的最高峰,世界各国都盯着这个高峰的数字,以前世界使用的珠峰高程的数字是英国人测出来的,而且很粗糙。珠峰既然在我国领土里,我们应该自己精确地测量它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决定在1975年测量珠峰高程。由于珠峰所在地区的环境非常恶劣,在珠峰搞测量工作相当的困难,有些地方人都没法进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进行测量工作?怎样把珠峰高程测出来且与国际接轨?这需要一套很好的方案。
当时整个高程测定的设计、施工、数据处理这一系列方案都是由陈永龄制定的,他利用已有的珠峰高程测定的方法,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测绘技术。在当时,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测量是非常精确的,由登山运动员带一个毡标到珠峰顶上去,在测量珠峰高程时瞄准毡标来测,再量出毡标的高度,用总高程减去毡标高度;其他国家测量则是用仪器瞄准所谓的山头,山头在什么地方却不清楚。另外,珠峰顶上有积雪,以前所公布的数据都是按积雪顶测量的,因为积雪会消融也会积累,因此这样测得的高度是不定的,而我们要测量的是它的岩石面,也就是说是一个固定的数字。1975年测定珠峰高程的时候,女运动员潘多带上了一根细竹竿上去,直接测定积雪的厚度。陈永龄所设计的这一套测定珠峰高程的方案是非常科学的,所以当时我们测出珠峰高程8848.13米这个数字,由新华社向全世界公布,当时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 | ![]() |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