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导读]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六月的最后一天,对于高考 考生来说,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了,成绩一公布,不少地方出现的学霸班让人咋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六月的最后一天,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了,成绩一公布,不少地方出现的学霸班让人咋舌。
比如,湖南师大附中今年高考中现"最牛高考班":一个班40个孩子,39个被保送到重点一本,其中26人保送北大清华;一个以628分卷面分加20分加分的成绩考上重点一本。类似傲人成绩也让一个名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超级中学"。
所谓"超级中学",就是中学中的航空母舰,他们数量不多,却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加上拥有较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高考成绩总是出类拔萃,在当地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走访超级中学第一站——武汉
在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边,大梧桐树的掩映下,武汉外国语学校的招牌引人注目——这是武汉人公认的一所"牛校"。在许多人看来,进入了该校,就等于提前将一只脚迈进了大学。
该校高三毕业生小段:我们有保送制度,每年每个班基本上都是分三份,三分之一保送,三分之一出国,三分之一高考。
小段是参加高考的那"三分之一",参加艺考的她对于上理想中的上海音乐学院信心满满。武汉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该校今年共304人参加高考,其中理科600分以上49人,占考生的40%,一本率90%;文科600分以上有4人,一本率为95.36%。全校文理综合一本率为93%,创下历史新高,笑傲武汉高中。
武汉市一所二类高中的老师告诉记者,武汉外国语学校每年的升学率就是一面大旗,引导着家长争相把孩子往里送,导致普通高中在生源竞争中不战而败。
老师:我们学校想留一个学生,比如自己初中的学生,填志愿的时候让他填我们学校,他表面上答应,但背后马上变了,填重点学校去了,这没办法。
记者:这种例子多吗?
老师:多,很多。
这位老师表示,优质生源的保证,加之政策上的相对重视,优质资源就像滚雪球一样向"牛校"集中。
老师:地方名校是地方的一个招牌,得到地方大力支持,所以资金各方面相当雄厚。另一方面,这些名校毕业的学生也多,他的赞助、设置的奖学金各方面也多,能够吸引学生,因为好学校条件好了,也吸引好的老师过去。
这位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目前一个特级教师都没有。而记者在武汉外国语学校的网页上看到,该校191名教职工中,湖北省特级教师就有25人。
这组数字的对比真是非常明显了,那么武汉外国语学校对于这个"超级中学"的名号怎么看?它是不是挤压了普通中学的资源配置?昨晚,校办公室主任吴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回应。
吴小林:从长远发展来看是一个好事,但是近期看来肯定是不公平的。
记者:您也觉得不公平。
吴小林:对于教育本身的发展来说,也有一个不太合理的对抗,不能笼统说办了超级大校,薄弱学校的配置就差了。薄弱学校差在哪里呢?就是规模小、生源差,当然体现不了明显的办学业绩,而超级大校容易形成一种集团效应。当然,在地方政府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超级大校有所倾斜,而且它业绩突出有所奖励也是可以理解的,应该在基本配置方面说是公平的。
走访超级中学第二站——吉林
吉林市第一中学是高考状元的多产户。因为优秀高考的成绩和众多知名高校的推荐保送名额,这些超级学校的集聚效应极强,很多家长费尽心思让自己的孩子挤进这类学校。
家长:老师水平什么的真是不一样,教学质量真是有区别,我孩子就是学习不算太好的,也想奔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
有家长表示,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中学"在一个省也就那么几所,在垄断了一流大学的同时,也势必对那些普通中学形成挤压,使得普通中学的学生进入一流大学的希望更加渺茫。这对于众多的普通中学而言,有失公平。
家长:现在都不用寻思了,每年状元都是那两个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条件当然比较好,老师好、条件也好,市里对重点学校也重视;好学校以后越来越好,普通学校老师也留不住,越来越不行。
![]() |
相关专题 |
· 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