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0分钟”今后或有望延长 北京研究试点--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课间10分钟”今后或有望延长 北京研究试点

2013年06月04日17:36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课间10分钟”今后有望得到延长。针对政协委员在今年北京市两会中提出的“课间休息再延长5分钟”的提案,市教委日前正式作出回复:“鼓励中小学就延长课间时间进行试点。”

  曾几何时,课间10分钟是孩子们欢乐的时光:去操场跳绳,在水泥台上支几块砖来一局乒乓球,或者围在墙角打玻璃弹珠……但不知不觉中,这样的场景消失了。教学楼越盖越豪华,孩子们却难有下楼玩耍的机会,除了“时间太短”,“学生太多、操场太小”和“老师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是许多孩子不下楼的理由。于是,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便成了必然。

  国家一直在强调减负和素质教育。作为中小学,“安全”和“课业”不应成为剥夺孩子们课间10分钟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说,重要的不是从哪儿再给孩子们多“挤出”5分钟,而是如何还给孩子们课间的快乐时光。

  一辩:延长课间休息,就得压缩课堂时间?

  正方:优化教学,每课时完全可以缩减5分钟

  王学明(海淀区学生家长):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课间延时5分钟的事情。作为家长,我欢迎并期待学校尽快付诸实施。的确,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我们小时候的课间快乐时光了。至于多出的5分钟,我认为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每课时减少5分钟完全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大学毕业后我在老家当过三年的小学老师,每堂课40分钟的时间,老师和同学寒暄、写板书,甚至是批评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这一块时间就要用去至少10分钟,也就是说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用于教学。既然这样,如果老师的课前准备更加细致,课堂效率更高一些,35分钟完全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腾出的5分钟不就可以纳入课间休息了吗?我想这样做学生也会欢迎的。

  反方:压缩课堂时间不如延时放学

  蒋建国(化名,西城某小学教务负责人):现在的课堂时间已经非常紧凑了,再挤出5分钟给课间休息,我认为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在增加课间5分钟后,放学时间顺延至下午5点左右。这样其实对孩子、对家长都有好处。

  现在国家和北京市对小学的“减负”要求很高,我们基本不给学生留回家的作业。这就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必须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而不是通过以前常用的家庭作业。原有的时间都不够用,更不用说再减少5分钟。而如果采取顺延放学时间的话,不仅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得到了保证,而且家长最头疼的“下班晚无法接孩子”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岂不是一举两得。

  二辩:延时5分钟,就能给孩子带来欢乐?

  正方:起码可以去趟厕所,买点儿吃的

  赵文钰(13岁中学生):我们哪有什么课间休息啊?我们压根就没有什么休息时间的。课间休息一共才10分钟,上节课的老师稍微一拖堂,就没有时间了。有的时候,上节课的老师还没有下课,下节课的老师已经在教室门口等着了。而且,就算不拖堂,老师也还要在下课的时候给我们布置各种任务、作业什么的。

  所以我们通常一上午都不敢怎么喝水,只有在中午大课间的时候上一次厕所。如果真能延长个5分钟,起码我们可以有时间去趟厕所,或者饿的时候可以去学校商店买点吃的。去教室外的走廊,或者下楼活动筋骨的时间也充裕了许多。

  反方:受数字产品影响,00后基本“不运动”

  赵丽(化名,中学教师):现在学生上课基本上都是在楼上,为了学生安全起见,我们学校的教学楼通往楼下的门,在学生上课期间都是锁住的,而且学校禁止学生在楼道里追逐打闹、进行剧烈活动。所以,就算课间休息的时间延长了,孩子们还是没有什么活动空间。

  另外,00后的孩子们是在数字产品的全方位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就算平时在家有大把的休闲时间,他们也大多是抱着iPad或者智能手机消磨时间,不会有户外运动的习惯和兴趣。像我们童年时期玩的跳绳儿、踢毽子什么的对他们来说,远没有“愤怒的小鸟”、赛车游戏有吸引力。所以,如果延长了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反倒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除了上上厕所,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三辩:与其课间延时,不如先增加活动课?

  正方:每天放学后专设课外活动课

  邵瑞(小学校长):政协委员提出的“课间休息延时5分钟”引发了广泛争议,其实大家争议的本质不在于延时的长短,而是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多的时间离开课堂去活动,去享受本该属于他们的欢乐。既然这样,我觉得不如每天学校都设立一节课外活动课。

  延时5分钟,这5分钟上哪儿补?学校确实有难处。这牵涉到整个年度教学方案的修订、教师的备课,以及家校之间的沟通,因为有的家长受“小升初”、中高考的影响不一定会理解。而如果改为让学生在专门的课外活动课上去活动,就不涉及这些了。此外,学校还可以分发给学生羽毛球拍、篮球等器材,配合体育老师的辅导,让学生们的活动时间更充分、内容更科学。

  反方:极易“异化”为课外辅导课

  刘若谦(教育杂志编辑):课间10分钟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至今,一直是我们中小学甚至大学的“标准作息”。几十年来,课间10分钟的弊端已经很明显,学生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活动和休息,延时势在必行。

  对于一些学校提出以“课外活动课”替代课间延时的做法,我坚决反对。这是学校在偷换概念。课间休息是休息,课外活动课是“课”,绝不能等同。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中小学都背负着升学考试的考核压力,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背景下,课外活动课极容易被挤占异化为课外辅导课,这就断送了这些年减负所取得的成果。课间10分钟都有老师会挤占,更不用说课外活动课了,并且由于校园封闭,外界监管的难度也很大。

  专家观点

  形形色色的减负

  实际是在“增负”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说实话,我现在对反复出台的、各种打着为学生减负旗号的七七八八的条令很反感。确实这些条令颁布的初衷都是为了学生们好,我也不否认政府部门为出台这些条令所作出的努力。但是实际的效果又是怎样的呢?无论是“最严减负令”,还是各种五花八门的条令,最后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就拿这“减负令”来说,调查发现,在“减负令”实际出台之后,有30%的孩子是感觉到明显“增负”的。

  所以如果不触及核心改革问题,这些条令都只是表面文章而已,不仅初衷无法达到,反而会让政府愈加丧失公信力。所谓减负的核心,一是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缩小各个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异,进行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就拿北京一个地区的学校来说,学校和学校间的差距有多大啊,这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失衡的表现。针对这些不合理的方面,政府就要建立起相应的问责机制。二是要推进中高考制度的改革,改善当前“行政录取”的招生模式,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从这两个核心出发进行改革,一切都是白搭。但是这两方面的改革都触及到了核心利益,所以各种五花八门的法令都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权力,并不是真正的对学生负责,对于我们的未来负责。

  众说纷纭

  课间长短是形式

  能否减负是关键

  睡不醒的喵:老师拖堂,占用孩子课间时间是常态,孩子能赶着去个厕所就不错了!能不能先保证孩子的10分钟课间?能不能别连眼保健操的时间都占用?

  风吹稻花笑:教育制度在那,时间长短都一样,都是形式,减负才是关键。

  墨香天使:这有何难?切,少上5分钟不就结了。木头!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

  楠楠康:我同意延长!10分钟本来就好短,老师再拖拖堂什么的根本就没有时间了。就是因为时间这么短,所以学生都没有活动的时间。要我说,延长到半个小时才好。小学本来就学不了什么知识,还是让孩子多玩玩,有个记忆深刻的童年才好。

  本报记者张航 实习生牛伟坤 J067 制图吴薇 H114

(来源:北京晚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