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生政策:谁受益真的很玄吗?--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指标生政策:谁受益真的很玄吗?

2013年05月09日14: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付业兴 绘

  近日,广州市指标生政策终于出炉。由于争议不断,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通知称,指标到校政策缓3年执行,并正式发布了3年后指标到校政策实施办法:从2016年开始,市内所有示范性高中将拿出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直接分配到市内所有初中学校,包括民办中学。其中,省、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面向全市学校分配,区(县级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面向区属学校分配。

  相比出台前备受争议的“下降30分优惠”,“终极版”实施办法将下降分数调整为20分,即指标生在录取时,将享受招生学校在近3年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的基础上,下降20分录取的政策。即便这样,广州市民依然表示:谁能受益很玄。在全国多地推行指标生政策几年之后,为何广州出台一项“多有成例”的政策会如此之难?

  近几年,指标到校这一招生新政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并深刻地影响了普通老百姓的择校观。每年到了5月,各地的指标生政策详情更是热点中的热点,略有变动即被炒作不断。家长们掂量了又掂量,是选家门口的普通学校好,还是找门路择校好?这项略微有些复杂的招生政策,在实施几年之后,到底让何人受益?择校合不合算?是否真的起到了预期的促进教育均衡的作用?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为此,记者在已推行指标生政策多年的江苏省进行了调查采访。

  指标生政策从“先行先试”到“国家行为”

  今年南京推动指标生政策的力度很大,新增了6所招收指标生的四星级学校。2012年南京市接收指标生的热点高中数从7所扩大到了15所,城区热点高中指标生招生计划占全部计划的50%,郊区达到了70%,加上今年新增的6所,至此南京绝大部分的四星级高中都已经纳入这一体系,据初步测算,新增6所招收指标生的学校,将增加1200个指标生计划。据了解,江苏省实施普通高中星级评估,四星级为最高等级。

  从2008年开始,江苏各地在不断推进指标生政策。当年出台的江苏省《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各地应将热点公办普通高中50%以上的招生计划,根据初中生毕业生数、办学水平等情况,按比例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到了今年,这一政策已经在江苏全省铺开,部分地区规定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00%。

  更早的时候,苏南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尝试推行热点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制度,县(市、区)最好的高中,几乎所有的招生名额都拿出来,平均分配到各所初中。张家港就是这样一个先行市,该市教育局副局长钱洁雅说:“这等于是向社会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承诺:每一所初中都有同等升入一流高中的机会,就近入学是最合理的选择。”

  此后,教育部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要求全国推广指标到校,推动这一制度从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变成了“国家行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07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以及其后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等均明确要求,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之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指标生政策作为实现校际均衡的一大杠杆,以后国家在这方面的调控只会增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很早就明确表示,指标生政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的潮流。而“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也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成为今后数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如今,指标政策已经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深入实施。2012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要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今年上半年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全国教育均衡“国检”,也明确地将这一要求纳入到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的评估指标当中,作为提升入学机会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