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校学生考取名校的机会反而更多?
4月13日一大早,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的大演播厅就被前来参加高中招生咨询会的家长们挤得满满当当,学校准备的一大摞招生材料很快被领取一空。从今年开始,这所南京市雨花区的名高中将拿出招生计划的一半,分配到全市各初中学校。“对于想报考我校的考生来说,如果指标生和一志愿都填报同一所学校,录取的几率会更大一点,这对区内学生来说是件好事。”该校校长穆耕森介绍说,今年该校计划内招生360人,其中180个名额为指标生,这些名额将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正如穆耕森所说,指标生的录取对区内学生来说,总归是好事。雨花区偏在南京一隅,区内学生面对全市竞争,想上中心城区好高中,并没有那么容易。一位家长在现场说:“我原本想让女儿去城区上学,现在想想还是回来念书算了,以后就上雨花台中学。”
但对于一些中心城区的家长来说,选择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由于指标数是平均分配,优质初中并不占便宜。据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校内竞争的结果是普通初中学校的学生上名高中的机会反而更多,“同样的分数,在好一点的学校有可能不能被录取,而在另一所普通一点的学校则能顺利录取”。
此外,去年年底江苏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2012年起,所有公办初中招收的择校生毕业时不再纳入四星级以上普通高中的指标生范围”,同时“四星级普通高中70%以上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所有初中”。在江苏之外,很多地区也“毫不客气”地出台了类似的规定,如广州市也明确除了拥有广州户籍之外(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考生还需要有初中学校的完整3年学籍。
这也意味着,考生若中途转学,则无资格报考名校的指标生。政策的态度非常明显,就是不让择校。所以家长的尴尬之处在于:难道为了考高中容易一点,就将孩子送进普通初中?一位家长更是直言:“差初中竞争弱,抢指标容易,难道自己小孩上的初中越差越开心?”
事实恐怕并非如此简单。按照很多地区的规定,热点高中招生分配名额,需要在第一批统招线下20分或30分内录取。在一些相对薄弱的初中,这道门槛使得50%的分配指标实际执行率常常只有35%左右,每年都有热点高中分配生名额被“浪费”掉。
而热点高中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的高中没有进入指标生学校序列,反而觉得窃喜。某校招生老师还分析说,其实这对考生是很有利的,“一些名校一半的招生计划都给了指标生,在提前批次录取,第一批次的统招生计划比以前少了一半。而不招指标生,就相当于在第一批次比不少学校多了很多招生计划,这对考生来说,是降低了录取风险。”
其实让这部分高中更高兴的是,避免了招进来一些薄弱初中的低分学生。如去年南京某高中的统招线是617分,但入校后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是645分以上,660分以上的也很多。相反,一些太过冒尖的名校,却有着某种不便明说的尴尬。南京的百年名校金陵中学的一位常年负责招生的老师坦言:“指标生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他告诉记者,根据南京市的政策,市内不管是优质初中还是薄弱初中,只要报了金陵中学指标生,根据中考成绩,前几名都能迈进名校的大门,“由于初中的差异,这些学生自身的分数会差很多,造成虽然同是指标生,但有的比统招生录取线高出不少分,也有的能比统招线低40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