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生政策:谁受益真的很玄吗?【4】--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指标生政策:谁受益真的很玄吗?【4】

2013年05月09日14: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地段生”回流普通初中也受益

  对于江苏省吴江市来说,指标生政策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评价制度改革,让全市教育进入了良性循环。早在1997年,该市就将示范高中的计划内公费生指标的30%分配到各初中校。从2002年至今,该市将示范高中90%的指标分配到各初中校,5%的指标定向招收特长生,这几年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四星级高中计划内公费生指标人数多达2000多人。

  “从这几年的初中教育质量来看,以前优秀学生集中在几所学校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吴江市教育局副局长沈正元介绍说,2005年吴江市曾对中招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试进入热门高中就读的办法,占比4%至5%,后来逐年增加比重,2009年达8%。

  沈正元认为,“免试直升是对指标生政策的一种升级。”他分析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决定一个学生命运的局面,减轻了学生因中考带来的心理压力。此举也为初中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促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更加规范,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不难发现,只要指标生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教育行政部门与家长们就比以往更能尝到甜头。2009年无锡市教育局对热点高中指标生政策的调整,就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该市取消了线下20分录取的门槛,录取时根据各初中分配指标数和考生志愿,按照学业考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直至录满为止,录取控制线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线。这对普通初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意味着不管你读哪一所初中,只要是学校的好学生,都有机会进入热点高中就读。

  此外,无锡中考招生新政还制定了配套政策,热点高中分配到初中的招生指标有3个依据:各初中参考人数、办学水平和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兼顾地域因素,每年进行动态调整,促进义务教育生源合理分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抑制择校热,积极推动初中办学由生源竞争转向质量竞争、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指标生政策也让那些曾被“冷落”了的公办初中,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很多普通初中的校长惊喜地发现,“地段生”的回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都喜欢在家门口的学校上。”家住南京市富贵山小区的学生姚雨萱,就很庆幸当初没有择校,现在她在班上经常考前几名,感觉上名高中的希望很大,但同小区的其他几位择校的同龄人,却在“高分落选”的担忧中紧张不已。

  南京的教师准入门槛很高,城区学校并不缺少好教师与好的管理,相反缺少的是好的生源,学生的回流也让这些学校有了“底气”。按照南京市五十四中校长周波的说法,“指标到校之后,每年肯定就有几个保底上名校,我们顺势将工作重心转到素质教育上来。”由于南京指标生分配时,是按照班级数来计算指标数,五十四中这样的小班化学校更是放开手脚为每个孩子打造个性化的“重点课程”。学生喜欢历史,可以选择历史研究课;学生有舞蹈天赋,可以选择老师帮助自己进行舞蹈特训;学生在数学上有特长,学校甚至可以专门选派教师进行数学思维特训。

  “现在升学率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反正指标生录取是按照校内的排名来。”周波说,指标生政策让全市范围内的中考竞争变成了校内竞争,升学压力消减不少的学生也觉得有奔头,变得更加自信、阳光。(本报记者 缪志聪)

(来源:中国教育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