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3】--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3】

2013年04月12日10:26        手机看新闻

  5、命题思路点拨

  【选择】 A

  【预计难度】0.6

  【选择】A

  【题目陷阱】

  这是考前国老师在新东方课堂强调最多的关于古体近体的区别题。近体,唐朝人对他们那个时代新近出现的诗歌类型的概念解释。分成律诗(8个句子)和绝句(4句)两种,要求严格的平仄和押韵;而与之相对的古体是则不要求严格的平仄押韵,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对偶,同时句子数也不限定是4或8句,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古体。

  【扩展学习】

  文学常识的干扰性选项设置方法从易到难有1、作家国籍错误,比如欧亨利的国籍被改变成俄国,但难度较低;2、作家代表作品按照相似性原则 推写一至两个,好像应该是作者写的,但实际不然,具有较大迷惑性,比如 将曹植的《白马篇》混入到曹操的代表作之中,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考察学生对知识细节的掌握程度。3、有意在答案选项中加入较多带有数字性的信息,因为具体年代和时间段的记忆是个人记忆最薄弱的部分,加入这些干扰性因素会使题目迷惑性增大。比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0余首,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这样的选项,但一般来说,这些涉及到具体时间的文学常识不应作为错误选项,仅作为考察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干扰性选项,除非考察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容易出现的设题点出了在上面命题意图中提到的之外,对于学生来说,西方作家的国籍问题;中国古代作家的代表作问题都是容易设置错误点的地方,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同时一般涉及考察文学常识中的时间类型题目都不大可能出现错误,除非是常识性时间,考生在作答时不要被大量出现的时间吓住。

  二、文言文阅读

  庄氏二子字说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夫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贫,贵不如贱。欲文之美,莫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一日节缩,十日而赢。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故曰“贲无色也”。贲为无色,非无色而后贲也。

  吴在东南隅,古之僻壤。泰伯、仲雍之至也,予始怪之,而后知圣人之用心也。彼以圣贤之德,神明之胄,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于俗。若入裸国而顾解其衣,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洎通上国,始失其故,奔溃放逸,莫之能止。文愈胜,伪愈滋,俗愈漓矣。

  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市不居异货,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则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曰: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

  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务本力业,供役于县,为王家良民。德实自树立门户,而德诚赘王氏,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6、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 0.8

  【选择】 C

  【题目陷阱】整套题目在选文上与国老师在新东方冲刺班一模考前辅导里讲到的袁枚的《与薛寿渔书》在题目设计和中心上皆有非常相似之处,听过课程的同学应该不会陌生。本体表面上考察学生文言实词积累,但实际上如果考生有比较好的语法基础,这道题目是一眼就可以看出选项来的。“相夸相胜”一句显然符合汉语中正性原则,即两个“相”字对应;那么“夸——胜”就是对应项,显然,“夸”是动词,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与之相对的“胜”至少在词性上也应该是动词,但题目却将其解释成形容词“美好”。也就是说,考生甚至可以在并不真正清楚“胜”的意思的情况下直接选出答案。对于选择题来说,答案选出比什么都重要。当然,考生也可以将该句在文中的位置找到,通过意合法推断“夸”的意思。在原文中,其出现的位置是“人之有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显然这是贬义,是作者在对人们的无止尽的欲望进行抨击、批判,那么“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一个表示褒义的“美好”的意思。

(责编:殷荫(实习生)、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