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3北京海淀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2】

2013年04月12日10:26        手机看新闻

  3、命题思路点拨

  【选择】C

  【预计难度】0.6

  【题目陷阱】

  A——“今年本市将以抓住《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台为契机”,缩句——“以抓住出台为契机”——哪怕从语感角度都是有错误的;而按照国老师在新东方高考冲刺班所讲,如果还记得国老师可上反复讲解的以词性判定病句的理路,似乎问题就更说的清楚——“以”是介词,介词后面只能搭配一个名词性质的东西,而现在却搭配了一个动词短语“抓住出台”,这在语法上也是说不通的。

  B——“我国每年因商品过度包装造成价值高达4000亿的废弃物”,缩句——“造成废弃物”,显然,造成的只能是某种局面,而不可能是具体的东西,这个选项错误处也在搭配不当,但不是词性间的搭配问题,而是语义间的搭配问题。

  D——“李安指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全球热映,其同名小说也备受关注,它惊险的情节和奇特的想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句法分析的角度,最后一个分句“它惊险的情节和奇特的想象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它”究竟指代的是前面的电影还是同名小说,这种低级错误可以被称之为“指代不清”。这套题目的病句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难。

  【扩展学习】

  病句题的难度一般在0.35—0.45之间较为合适,并且需要有较好的区分度,这是保证基础知识部分前五道题整体命题质量的关键。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侯,尽量避免那些特别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出现,比如一般来说多重定语、多重状语、数量词用法、双重否定等学生经过多年训练已经烂熟于心或凭借语言感觉即可直接判断出的病句是不宜出题的。比较容易的加强题目难度的方法是:1、通过添加关联词将句子拉长,并在拉长后句子的后半部分设置语病;在设置搭配不当的时候,尽量拉长两个互相搭配的词语之间的距离,让那些仅仅凭借语感的学生无法一次性判断出答案,比如这个句子“3??15晚会上的这段视频再现了三里屯附近一家麦当劳餐厅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将掉在地上的牛肉饼重新捡起来并最终做成汉堡卖给消费者的”。这里,“这段视频再现”关键词是“再现”,与之搭配的应该是再现某某情景,但命题人有意将再现某某情景之间加入大量内容,并进而将情景删掉,这容易让学生无法迅速判断出答案。2、句式杂糅在题目质量较好时容易成为最具干扰性的选项,比如这个句子“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表面上看是“做”和“行为”不搭配,实际上是句式的混乱杂糅,可以表述为: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有违公众利益。或: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3、必须有一个容易看出错误的非干扰性选项,否则题目可能过难,比如汉语介词一般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开头部分时,容易出现取消主语等问题。4、增加题目难度的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故意将正确的句子拉长,这样也容易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误认为这样的句子肯定有问题。

  4、命题思路点拨

  【预计难度】 0.6

  【选择】 D

  【题目陷阱】

  一般推荐考生做这类题目采用观察选项,按照国老师在新东方高考冲刺班所讲,这里有一个“头尾原则”,即先观察开头或结尾的句子填入什么。本题有四个空缺,通过观察选项,可以发现结尾处的空缺相对容易判定答案。按照选项划分,AB都是第2句作结尾,CD都是第1句作结尾,第四处空缺为“_____,轻度会听觉迟钝,中度以上就会耳聋。”显然,其空缺处的下文谈到了非常严重的对耳朵的危害,而第2句是“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听觉疲劳不太可能直接产生耳聋等结尾;第1句“会对耳膜造成伤害”,耳膜伤害才可能产生后面谈到听觉迟钝甚至耳聋等问题。依次推断,CD是备选选项。观察CD,其差别在中间的2、4句位置。观察“用手机耳机听音乐,________,引起听神经异常兴奋”。第2句是“容易造成听觉疲劳”,第4句是“会对听神经的末梢产生刺激”。显然,第4句“会对听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中出现了“听神经末梢”的话题,与后面的“引起听神经异常兴奋”可以搭配。据此,推断出正确答案D。

  【扩展学习】从本质上看,此类题目考察目的有二。第一,考察学生心理素质,因此有必要在命题时将文段长度拉长,给人以繁杂之感,但选文内容不宜选择如社科类阅读题一样离学生生活较有距离的文段,以常见和使用为标准即可;第二,突出考察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对语段的重新组织实际上从反面可以看出一个人在正常表述时的状态;能够在平时按照正常逻辑较可靠地讲清楚一段话的学生应区别于那些在言语表达时基本逻辑混乱的学生,这样的命题思路可以较好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原则。因此,命题此类题目时,除了有意加大文段长度制造阅读障碍的同时,可以考虑在每个被打乱顺序的小分句的设置上使用提示性较强的词汇,给学生最大的逻辑提示。这有些类似于数学题目中的“巧解”。这样本套题目就有了更大的区分度,将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逻辑能力差,需要逐句阅读被打乱的小句子并花费大量时间思考整合者;第二类,有基本逻辑能力,但仍需要逐个句子阅读后才可能做出判断者,这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第三类,有较好逻辑能力,并能够通过观察选项组合特点迅速推知答案者,如果用巧解本题作答时间应该不超过45秒。

(责编:殷荫(实习生)、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