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清华招教师 不看“海归”看能力--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陈吉宁:清华招教师 不看“海归”看能力

2013年03月07日08:04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采访陈吉宁。臧志强摄

  49岁的陈吉宁,任清华大学校长刚刚一年,是清华30年来最年轻的校长。昨日,在北京团的开放日上,华西都市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倾听他对中国教育发展之路的肺腑之言,以及中国顶尖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履新一年评价由清华教授说了算

  华西都市报: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一年,您有没有感觉到挑战?这跟您过去15年在清华大学工作有什么不同?

  陈吉宁:我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也曾经是这里的一个普通老师。在这里工作15年后,成为清华大学的校长,对我来说是一项责任重大、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的未来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有最优秀的办学理念、思想,也需要能够高瞻远瞩到多年以后的发展战略,以及保持学术水平领先的推动力。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学校,我们的管理跟企业和机关不一样,不可能是命令式的。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与学校的教授、学生共同协商沟通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推行的“去行政化”,虽然这样做需要花大量时间,但是我会坚持。

  华西都市报:您对自己的校长工作,有什么自我评价?

  陈吉宁:自己不能评价自己,我愿意听教授们打分、大家打分。

  聘请教师“海归”不一定最好

  华西都市报:现在很多国内大学招聘教师时,直言只选曾经留学的“海归博士”,清华是否对此也很看重?这是否说明中国的大学看不起自己培养的学生?

  陈吉宁:现在一些学校确实是这样,但是不应该如此。我不认为“海归博士”一定是最好的。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许多学生,例如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很多人现在一样能够在世界一流大学获得教职,关键是看他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这才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只看他从哪里毕业这种表面的东西。

  华西都市报:现在许多中国学生都走出去,到海外留学,对清华大学在生源上有没有新的影响和挑战?

  陈吉宁:这是一件好事,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读书。现在清华大学8%-9%的学生是留学生。交流的过程对学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有大学都应该是开放的。

  每个人都上清华?要探索分享教育资源

  华西都市报:昨天北大校长周其凤说,希望想读北大的人都能够读北大。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您有这种希望吗?

  陈吉宁:我们所有人都希望把好的教育资源分享。但是分享的程度肯定不一样,比如现在的网上在线远程教育很重要,但是我认为,在线学习和在大学里学习,两者可能还是不一样。因为在大学学习,很重要是一种物理接触,人跟人之间的沟通体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技术进步可能会替代一方面这些东西,但是到底能替代多少、怎么替代?我们清华大学也在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我刚从达沃斯论坛回来,讨论的核心就是这个问题。

  社会获得大学的资源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跟在大学里实地学习获得的知识,依然是有差距的。

  高校“去行政化”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

  华西都市报:您如何看待高校“去行政化”改革?

  陈吉宁:我认为,大学管理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如何提高学术判断能力,二是怎样做到非学术因素不要干扰。说起来简单,但是两者关系非常复杂。

  比如,大学里每个教授做的研究项目都很特殊,都不一样,大家都觉得自己很重要。

  作为一个校长,在这其中,你如何判断和支持?所以清华大学所有师生、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学术判断力,不要说自己的东西就最好,别人的就不好。项目怎么做,经费怎么用,说到底还是要看科研成果是否有分量。记者手记他,如此低调随和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并肩而坐……走进十二届全国人大北京团,这一幕,让我惊喜连连。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从来都聚集着这个国家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精英人才。

  49岁的陈吉宁,个头很高,一身笔挺的西装。作为清华大学第18位“掌门人”,30年来最年轻的一任校长,他无疑是中国顶尖精英中的一员。不过,当我将录音笔伸到他面前时,却发现他是如此低调、随和,甚至谦恭。他说话时,会一直凝视着你的眼睛,面带微笑,语气像跟朋友聊天。对于自己没有听清楚的问题,他甚至斜着身子,连续问记者好几次。

  陈吉宁曾说:“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我们期望,在这样一位踏实、坦诚的年轻校长手中,清华大学能如顾秉林所说,更加年轻,不断创新。

(责任编辑:许博、熊旭)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