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讨论
@金陵小妮:对孩子微博征友,老师和家长不必觉得如临大敌。网络、电视等传媒的快速发展让孩子过早接触到恋爱,但他们并不了解爱的本质。家长和老师一方面要给予正面引导,另一方面也要试着让他们去转移注意力。慢慢地让孩子的新鲜感过去,强行抑制和强加干涉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快乐一世平安:我上研究生时的同学“知心姐姐”卢勤,给我讲述了一件她自己的事:有一次老师说她的儿子早恋了。卢没说什么,只是写了个纸条放在儿子桌前,上面写道:一个国家强大了,会有许多国家和你建交;一个人强大了,会有很多人和你交朋友;一个男人强大了,会有很多女孩做你的女朋友。儿子再没说什么,专心努力学习了,等待强大了!
@乐学缘家庭教育: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早恋”,不要把少男少女之间纯洁的交往误解为恋爱。老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早恋”的标签。标签会使本来纯洁的交往变味。其实,少男少女之间的感情交往需要“早练”,当有些事情不再那么神秘,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去探索的兴趣。
@未夕:这种事情,师长方面给的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切莫如临大敌,或是批评孩子做了丢脸的事。这会在孩子心理上留下阴影,甚至他们有爱情是肮脏的错误认知。
@我的草原我的家:我认为早恋不能用“危害”或者“有害”来评价或者形容,但可以用“有影响”来形容。早恋是少年对情感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是没有经历过的,不知道后果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减少负面影响的过程。所以,需要父母理性去帮助孩子分析这种情感,让孩子有心理上的准备和分辨,而后再去选择恋还是不恋。
@西安家长社区:在青春期阶段对待异性的问题上,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与未来人生的安排与愿景。只有来自家庭的父母的爱、关心与关注,以及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安全度过这个阶段。
■插图/冼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