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上抱怨老师短信没完没了 成了老师的助理【4】--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家长网上抱怨老师短信没完没了 成了老师的助理【4】

2012年11月22日08:3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教师发言

老师别把短信当成发泄的途径

◎杨筱艳

近几年,很多老师都在使用短信与家长做日常的联系与沟通。作为一个也在使用短信的教师,我也有一些粗浅认识。

首先,教师使用短信,主要是希望更为快捷更为方便地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二十多年前,我们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是家访。短信与家访相比,快捷、及时。很多家长工作压力大,不能经常到校与老师面谈,短信使他们很方便地与老师保持联系。

当然,老师如何用好短信,发挥它的优势,关键在于把握好一个“度”。

第一,老师应该确立一个原则:不给家长过多的任务,教好孩子绝对应该是老师的职责,不可推卸给家长。老师要把握好短信的频率。一天一至两条,不可过多过频。过多的短信只会深化家长的焦虑情绪,不能收到好的沟通效果。

我们还要把握短信的“语气”。不使用情绪化的语言,不抱怨,不教训,不命令,更不能以短信作为一个泄愤的途径。以尊重为前提,以和缓、协商的口吻,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交待给家长,并感激家长们的配合。孩子的学业状况不好,或是有一些不良表现,我们可心平气和地用短信与家长交流,多强调孩子的进步与优点,不要一棍子把孩子打到谷底。为家长减少焦虑感,会赢得家长们更多、更周到的配合。

第二,把握好短信的内容。短信中,一般可将作业向家长交待明了,便于家长们督促。孩子,特别是小学生,自觉性还不是那么强大,课外的学习是需要家长督促的。短信中,要尽量避免给家长布置任务,比如,别让家长出试卷给孩子做,别要求家长帮孩子练习英语听力。这些,应该是老师完成的,别转嫁到家长身上。只要让家长配合的项目合情合理,大多数家长还是愿意完成的。

第三,短信虽好,毕竟也有局限性。教师不妨开动脑筋,用一些别的方法来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若干年前,我为孩子们开设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博客。课堂上讲解过的内容,我会择其要发布在博客上,以便需要的家长辅导孩子时选用。我也会发布一些孩子的优秀作业,让家长掌握孩子在校的英语学习情况,让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孩子在学校“获得了什么”。

家长若有问题,或者对我的教学有任何意见、建议,也可以给我留言,便于我做出及时的修正。几年使用下来,博客成了我与家长交流的一个平台,并且氛围友好和睦,效果非常好。

在我看来,家长与老师,应是合作者而绝非对立方。在孩子成长的长途上,家长与老师,是两块并肩的卧石,经暖阳,沐风雨,共同负载孩子们前进的脚步。

(作者系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教师)

家长要善于过滤短信中的“焦虑成分”

◎荧荧

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上初中后,夫妻俩的手机就绑定了不同学科的老师的飞信。每天下午4点半准时短信铃声响起,从作业到当天测查的成绩,同事坦言开始觉得老师挺负责任的,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负担。

在短信轰炸中,家长越来越无助。每天看着老师发来的作业、考试反馈,看着身边其他孩子的拼搏向前,听着周围家长们的谆谆教导,很少有人敢于无视老师的短信,放手给孩子自由,等待孩子自主的学习。所以就出现了家长们一边抱怨,一边仍在履行助教职责的怪圈。

其实,无论是做父母还是教师,只要做一点改变,这个怪圈也未必是牢不可破的。比如,做老师,我喜欢的沟通平台是QQ群,大家可以在上面自由沟通,不但老师可以说,还可以多听听家长们的意见,互动性特别强。我们班的QQ群总是热闹非常,从学业指导、作业讨论、组织活动、到美食分享、家长里短甚至组织团购。我也会将一些好的学习资料放在共享里面,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下载,这个平台完全由家长去选择参与或不参与。对于班级中如果出现需要父母帮助的孩子,我会与家长面谈或者电话联络,毕竟一对一的沟通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作为家长,我想我现在还没有什么发言权,毕竟孩子刚刚上学两个月。但是,我们要知道,老师群发短信,发出的是信息更是一种焦虑。家长需要过滤掉其中焦虑的成分,切忌心口不一,一边叫骂一边执行。孩子是最敏感的,他们会感受到父母的不一致,也会按照父母潜意识的需要来完成。如此,我们赔了时间,孩子赔了快乐,却收获最不好的效果。

(作者系青岛市某小学教师)

老师群发短信不要满天飞

◎武宏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今已出现了校讯通、家校通、家校E通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老师群发一条短信,全体家长都可收到。这确实为家校的联系提供了一条方便而快捷的新途径。但在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短信通知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1.短信形式单调。“尊敬的家长,今天的语文作业是……希望家长认真督促学生完成。”“尊敬的家长,今天的数学作业是……”几乎天天发的短信是布置作业,不分对象、不分学段,千篇一律。无统一规划,班主任老师发,科任教师也发。

2.短信内容泥沙俱下,内容涵盖了作业、收费、活动安排、成绩排名、放假通知、开学时间及各种注意事项。形式单调的群发短信几乎天天有,有的甚至是一天好几个,已使家长应接不暇,甚至心生厌恶。

如何使老师的群发短信优质而高效?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举措可供参考。

1.短信布置作业要讲科学,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小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差,不仅要发作业内容,还要讲明要求;初中一年级可间断发,初中二年级偶尔发,初三及高中生没必要发。群发布置作业短信最好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分别发送。各科作业内容和要求要经有关人员审核后,由班主任统一发送。这样既可以统筹兼顾,又可有效控制作业量。

2.短信发布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群发短信不要局限于单一布置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要拓展范围,使它充分发挥教育的功效和作用。如考试前一两个星期,发布一条考试安排和注意事项的短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指导;考试结束后,又可在公开留言中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成绩状况做出分析。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有了现代化的教育通讯工具,要省时而高效地利用,可别成了干扰家长的工具。

(作者系深圳语文教师、教育专家,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等书)      

(责任编辑:袁勃、林露)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