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備戰高考,不知道心理狀態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有多大,不走進考場,就不知道情緒管理對高考成績有多關鍵。臨近高考,很多考生面對自己的情緒波動束手無策,其實高考心理是有規律可循的。高三這一年,不同的節點有不同的情緒體驗,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NO.1 新環境適應:高三是極其特殊的一年
在學生的心目中,高三絕不是高一高二的簡單升級,這一年是極具特殊意義的。多數學生們盡管還留在原來的班級,但告別了原來的老師,迎來一些專門帶畢業班的老師。課不再是從前的課,“考點”才是關鍵詞。從高二暑假加課開始,同學之間漫無目的的交談也變少了,空氣裡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有些“精明”的父母煞費苦心地把孩子辦到別的城市,或將孩子轉入師資水平更高的學校,卻忽略了孩子適應新環境是需要時間的。到頭來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不但沒有佔上什麼“便宜”,反而加大了心理負擔和經濟成本。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本質從生物學來說是一種適應。積極的適應是為了“征服”,而消極的適應則是“同化”。進入高三,考生需要抱持“欣然接納“的態度,父母要遵循“宜靜不宜動”的原則。就算新老師的教學方式有些功利,就算你的同伴都武裝到牙齒,就算父母要求你閉關讀書,這個時候“反抗”是得不償失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等將來有一天你回過頭來看的時候,會發現高三其實是一種難得的人生體驗。
NO.2 假疲勞:月考成績不理想怎麼辦
通常在進入高三后兩個月,考生開始經歷月考,也真正進入高考這幕大戲。此時自主招生、加分政策紛至沓來,考生的情緒敏感、易波動。第一次月考成績不理想的考生,真切地感受到之前知識的漏洞是無法補上的,他們往往選擇另起爐灶惡補,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但現實往往很殘酷,有的學生補漏效果不明顯,新的知識又落下了,造成惡性循環。隨著第二次月考的不理想,他們沉不住氣了,認為自己根本無法堅持跑到終點,希望退下來,通過休學一年把高一高二的內容系統地復習一遍。這個階段類似於長跑中的“假疲勞”。
高三階段最佳的復習方案就是緊跟老師的節奏。老師不僅對考試的題型、考點心中有數,還清楚學生掌握知識的難易程度,由此安排復習進度,一個階段考核一次。學生可以根據成績和名次,了解自己對該階段知識掌握的情況。作為帶過畢業班的老師,我的經驗是讓學生自主命題。這既有利於全面掌握知識,又有利於在考試時心態平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經歷會讓考生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由被動應考變為主動探索。
另外,這個階段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考生登高望遠,將此時的努力和未來的人生有效鏈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成就動機。每當備考中出現懈怠和放棄心理,想想未來的美好,現階段的任務就沒那麼枯燥無趣了。
NO.3 高原期:提升的關鍵是減速
考生第一次面對文理科的綜合試卷,通常是第二學期的第一考,也就是寒假剛剛過去。就算考生掌握了各個學科的知識點,也難以靈活運用到綜合題目中,看著試題沒有思路是普遍存在的。有的考生誤認為自己也就這樣了,產生了破罐破摔或逃避高考的心態。這個階段的心理感受和高原缺氧極為相似,每邁出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力氣,承受著身體的各種不適,所以把它稱為“高原期”。
順利渡過高原期,實現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是減速。相對縮短學習時間,鞏固基礎知識,不要過多觸碰難題。同時聚焦兩件事情:
一是預估高考分數。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在群體中的位置預估高考分數,再將各科進行細化。比如你預測數學得100分左右,那麼在考試時就不會因為有兩道大題不會而亂了陣腳。在備考階段有具體的奮斗目標,在考試中你的心態就會相對平和。
二是細化各題型的時間分配。有些考生因為平時做題對時間沒有要求,考試時則毫無章法。因為擔心做不完,草草地做完選擇題和填空題,留出寬裕的時間攻克大題。結果是前面的基礎題由於時間太緊而無法得分,大題由於難度高也得不到分,一個簡單的時間分配問題,導致整場考試全盤皆輸。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認真研究試卷中各題型的分布和分值,劃分一下時間,注意在劃分時一定要拿出10分鐘機動。平時做題時就要嚴格按照時限來完成,既提高效率又能使自己在考場上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