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化教育逼出“神一樣作文”--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功利化教育逼出“神一樣作文”

朱迅垚 楊紹功

2013年04月01日13:3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手機看新聞

近幾天,網上一篇篇“逼瘋老師”的“神一樣”的小學生作文被網友們紛紛轉發。比如:“今天下雨了,我看見王麗娜沒打傘,我想起今天是學雷鋒日,於是我把李小小的傘拿給了她,然后和她一起開心地回家了。”又比如:“我今天看到一個老大娘從口袋裡掉出了4張500塊錢。我馬上撿起來還給老大娘。”

如此作文,確實堪稱“神一樣”。天真無邪的孩子,原本處於對生命感受最“真”,表達也最“真實”的時期,但為何一寫作文就內容雷同,“純屬虛構,歡迎對號入座”?

筆者小時候也不喜歡寫作文,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情況依然如此,作文教育依然沒有激勵學生表達真實的感受,相反,有意無意迫使或鼓勵學生弄虛作假、胡編亂造。

一項調查發現,83.3%的人承認自己在上學期間曾編過作文,我也為這個百分比作過貢獻。而成都某小學四年級學生的作文中,班上40多個孩子有30多個寫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販或小偷,其中26人承認自己是瞎編的。

作文沒有溫度,不代表學生沒有有溫度的生活。即使是小學生們,也肯定對生活有自己最細膩的感觸。但現行語文教學模式從意識上引導學生“不講人話”,從技術上讓學生學著怎樣講假話。教學中,老師把一篇作文分成固定的套路講解,如同分析一道應用題,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開頭、結尾,什麼套路,什麼寫法,不但要學生記下,還要付諸具體操作。再加上猜題、背題這些考試技巧的運用,學生作文呈現應試化、空洞化、技巧化的趨勢。可以說,從學生接觸作文的第一天開始,就失去了作文“文為心聲”的基本內涵,變成一個單純的技巧練習。

文字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意義和價值的表達載體。作文教育不僅是要學習文字技巧本身,還要讓學生能夠以此接觸到文化的密碼,感知其中藏著的審美經驗。如果作文教育繼續工具化、功利化,和筆者當年一樣不喜歡寫作文的“小盆友”隻會越來越多,神一樣的作文恐怕也“無窮匱也”。

(責任編輯:袁勃、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