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楊勇平:高校既要主動“求變”也要保持“不變”
陳杰:培養適應智能文明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聚焦教育改革前沿 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舉行
《藍色哲羅河》新書出版 書寫“生態童年”畫卷
延安大學:著力推進自主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實踐
每日一聞丨呈現技藝之美 推動文化交流
每日一句丨知識即遠見
丁奎嶺:人工智能是推動大學深刻變革的強大力量
杜匯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繪就北疆教育新畫卷
百余名師生赴麗江研學 航班上開起“雲端課堂”
人民網
>>
教育
>>
本網原創
山東大學舉行國家治理研究重要成果發布式
2025-10-01
北京市學校后勤高質量發展現場交流活動在北郵舉行
2025-09-30
首都醫科大學成立醫學技術學院
2025-09-30
2025年北京大學生藝術節開幕
2025-09-30
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愛國三問”振奮無數仁人志士
2025-09-30
西北地區高等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盟十周年工作總結會舉辦
2025-09-30
紅旗飄揚處 家國復興時
2025-09-30
吳重涵當選中國教育學會校家社協同育人專委會理事長
2025-09-30
北京市石景山區優質教育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現場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5-09-30
每日一題丨用紅包鼓勵孩子做家務導致他討價還價,怎麼辦?
2025-09-30
每日一聞丨“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開幕
2025-09-30
每日一句丨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
2025-09-30
北京市“校園足球主題月”啟動儀式舉行
2025-09-30
第61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開幕
2025-09-29
發現“京”彩之美 北京市國際學生國情教育項目舉辦
2025-09-29
每日一題丨公共場合管教孩子,該如何避免傷其自尊?
2025-09-29
每日一聞丨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舉行
2025-09-29
每日一句丨溫故而知新
2025-09-29
違規報備入校並牟利 清華一教職工被解聘
2025-09-29
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實踐
2025-09-29
2025年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科研培訓班(輔導員專班)在天津舉辦
2025-09-28
顧明遠新書《教師的五項修煉》日前出版
2025-09-28
2025年物流與供應鏈國際學術會議召開
2025-09-28
每日一句丨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
2025-09-28
每日一聞丨成渝中線高鐵縉雲山隧道貫通
2025-09-28
每日一題丨孩子長期學習英語但收效甚微,我該怎麼辦?
2025-09-28
從課堂到市場,一支“氫”騎兵的創新路
2025-09-28
湖南師范大學科創港校區開工建設
2025-09-26
2025年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25-09-26
每日一題丨家長如何把握批評孩子的語氣和分寸?
2025-09-26
上一頁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教育銳評
把為教師減負落到實處
兒童劇呼喚高品質(縱橫)
以紅色薪火照亮青春征程
讓體育回歸“育”的本意(金台隨筆)
“春秋假”,放得開還須用得好
“體育外賣”熱的冷思考(微觀)
思政教育應重視培養想象力
“人工智能+”是高校思政課的“協同者”
把“會讀書的人”培養成“會創造的人…
本網原創
楊勇平:高校既要主動“求變”也要保持…
陳杰:培養適應智能文明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聚焦教育改革前沿 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
《藍色哲羅河》新書出版 書寫“生態童…
每日一聞丨呈現技藝之美 推動文化交流
每日一句丨知識即遠見
丁奎嶺:人工智能是推動大學深刻變革的…
杜匯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繪就北…
百余名師生赴麗江研學 航班上開起“雲…
每日一題丨我的孩子說話時總是用自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