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每日一題丨能否通過網絡測試來評估孩子的心理健康?
每日一聞丨“長征”沖雲霄 載夢探星河
每日一句丨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
山東大學博物館:講述文物故事 賡續齊魯文脈
敢“闖”會“創”,青春力量引領創新時尚
新職業開辟就業新天地
老手藝鋪就致富路
積極引導未成年人科學觸網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中文見証中華文明連續性(孔院之光)
人民網
>>
教育
>>
本網原創
每日一句丨厚積而薄發
2025-09-18
每日一聞丨讓法治種子在青少年心田生根發芽
2025-09-18
北京東城區教育大會召開 發布“健康·發展2030”工程
2025-09-18
勿忘九一八!聽 99 歲老戰士憶烽火青春
2025-09-18
“京彩AI·智匯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應用賽事決賽舉行
2025-09-17
北京高校2026屆畢業生就業服務季啟動
2025-09-17
每日一題丨孩子內向自卑不愛跟人交流怎麼辦?
2025-09-17
每日一聞丨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總客流超9000萬人次
2025-09-17
每日一句丨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2025-09-17
孫穎莎、王曼昱擬免試進入清華大學讀研
2025-09-16
每日一題丨孩子在學校被孤立,我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2025-09-16
每日一聞丨河源石能言 文明跡可見
2025-09-16
每日一句丨逆境絕非沒有慰藉與希望
2025-09-16
每日一聞丨“我與地壇”北京書市開幕
2025-09-15
每日一題丨當孩子驕傲自滿該如何正確溝通?
2025-09-15
每日一句丨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
2025-09-15
北京海澱:中小學將配齊高校“導師”支持
2025-09-14
“大⼀新⽣”全紅嬋報到 正式入讀暨南大學
2025-09-14
教育部:67所高校新增推免資格
2025-09-12
李明: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打造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2025-09-12
每日一聞丨九三閱兵觀禮台近5萬把座椅去了哪裡?
2025-09-12
每日一題丨兩三歲孩子“瞎畫” 階段,是否該教畫畫規矩?
2025-09-12
每日一句丨人生萬事須自為
2025-09-12
他們,用音樂與古籍守護民族記憶
2025-09-12
每日一題丨我想幫孩子改掉一個壞習慣,應該怎麼做?
2025-09-11
每日一聞丨新發現文物數量超13萬處
2025-09-11
每日一句丨人生絕不會隻有痛苦
2025-09-11
北京市東城區召開慶祝第41個教師節座談會
2025-09-11
讓“崗拉梅朵”在無聲世界中傲然綻放
2025-09-10
讓思政課堂洋溢愛的溫度
2025-09-10
上一頁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教育銳評
積極引導未成年人科學觸網
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當“愛的教育”化作暖心流量(民生觀…
兒童運動健身的冷思考(大家談)
以技能培訓賦能人才成長
堅持閱讀,自我成長的重要方式
上好國防教育“必修課”(人民時評)
讓閱讀成為人生剛需(暖聞熱評)
結合實際,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
本網原創
每日一題丨能否通過網絡測試來評估孩子…
每日一聞丨“長征”沖雲霄 載夢探星河
每日一句丨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第七屆教博會將於11月15日在珠海開幕
每日一聞丨地鐵裡的文物展廳
每日一題丨孩子不聽話,能用激將法嗎?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優…
每日一句丨讓我們從美景中去汲取啟示
世界大學生創新大會(2025)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