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中國政法大學依法治疆研究院揭牌成立
姜治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教育部:增列29種新專業,納入2025年高考招生
別讓地球沉默!青年行動刻不容緩
“大思政課”何以為大
讓思政課文化底蘊更加豐厚
為學生搭建更多成才渠道
科學家發現造林能降低區域臭氧含量
多措並舉保障職校生就業權益
讓孩子回歸閱讀的專注與沉浸更重要
人民網
>>
教育
>>
本網原創
每日一題丨如何幫助孩子敢於表達內心想法?
2025-03-19
每日一聞丨春雨為何“潤物細無聲”?
2025-03-19
20000個崗位!大連理工大學舉辦2025屆畢業生春季雙選會
2025-03-19
中國教育學會2025年度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2025-03-19
《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釋義》發布 中小學生每天需睡眠8至10小時
2025-03-19
北京化工大學千人共繪雷鋒月“溫暖畫卷”
2025-03-19
扣准脈搏講故事②:形式和風格決定寫作基調
2025-03-19
扣准脈搏講故事①:扣准時代的脈搏
2025-03-19
讓現場活起來的秘訣③:把人物從“椅子”上挪走
2025-03-19
吉訓明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2025-03-19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用歌聲“種”下雷鋒精神
2025-03-18
每日一題丨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2025-03-18
每日一聞丨講好“石頭”裡的故事
2025-03-18
每日一句丨世間有一種比海洋更大的景象
2025-03-18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實景教學中培養實戰型人才
2025-03-18
北京科技職業大學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
2025-03-18
北京2025年中招政策發布 滿分為510分
2025-03-18
讓現場活起來的秘訣②:把思想放進現場裡
2025-03-18
讓現場活起來的秘訣①:巧用第一視角,打開多元感官
2025-03-18
怎麼講好新時代文博故事③:畫面鮮活,古典美拍出時代感
2025-03-18
每日一句丨高山流水是大自然的骨和血
2025-03-17
每日一題丨孩子經常抱怨新班級該怎麼辦?
2025-03-17
每日一聞丨廣西發現國內首個彎管石山苣苔
2025-03-17
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
2025-03-17
中國人民大學與南平市將舉辦第二屆武夷論壇
2025-03-16
姜澤廷:構建高素質法治人才聯合培養體系
2025-03-15
中國政法大學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陽)啟動
2025-03-15
教育部部署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
2025-03-15
北京市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發展工程順利結項
2025-03-14
教育部:開設1000個“微專業” 助力大學生就業
2025-03-14
上一頁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建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
更好融合人工智能與高等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大學排行榜”
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縱橫)
培護好就業市場的融融暖意(人民時評…
強教育 抓改革 出人才
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學分互認,打破高校知識的“圍牆”
高質量寒假作業這樣“煉”成
本網原創
中國政法大學依法治疆研究院揭牌成立
姜治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助力教育強…
教育部:增列29種新專業,納入202…
別讓地球沉默!青年行動刻不容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評價學術研討會在…
清華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美麗中國·青春行動”2025年綠橋…
東城順義教育系統關工委共研家校社共育
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北京…
全國首個法治微短劇創作基地落戶西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