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楊勇平:高校既要主動“求變”也要保持“不變”
陳杰:培養適應智能文明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聚焦教育改革前沿 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舉行
《藍色哲羅河》新書出版 書寫“生態童年”畫卷
延安大學:著力推進自主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實踐
每日一聞丨呈現技藝之美 推動文化交流
每日一句丨知識即遠見
丁奎嶺:人工智能是推動大學深刻變革的強大力量
杜匯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繪就北疆教育新畫卷
百余名師生赴麗江研學 航班上開起“雲端課堂”
人民網
>>
教育
>>
本網原創
青春與家國同頻!這堂思政大課讓紅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脈
2025-10-17
北京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家精神宣講團
2025-10-17
世界涉農高校校長論壇舉辦
2025-10-17
《讀懂教育家精神》新書出版
2025-10-17
劉波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2025-10-17
“落實未來契約大學對話”在北外舉行
2025-10-17
拒絕“欺凌恐慌”
2025-10-17
首都高校原創舞劇《運》在埃及上演
2025-10-17
交大安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2025-10-17
每日一題丨能否通過網絡測試來評估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5-10-17
每日一聞丨“長征”沖雲霄 載夢探星河
2025-10-17
每日一句丨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
2025-10-17
中國農業大學建校120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2025-10-17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2025-10-16
交大安泰助力企業跨越式發展
2025-10-16
第七屆教博會將於11月15日在珠海開幕
2025-10-16
每日一聞丨地鐵裡的文物展廳
2025-10-16
每日一題丨孩子不聽話,能用激將法嗎?
2025-10-16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優秀項目資源對接會舉行
2025-10-16
每日一句丨讓我們從美景中去汲取啟示
2025-10-16
世界大學生創新大會(2025)舉行
2025-10-16
北京郵電大學《與光同行》大師劇首演
2025-10-16
每日一句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於對人類發展的責任感
2025-10-15
青年創客亮劍!大創賽成果展現硬核新科技
2025-10-15
組圖:舞動北京 綻放青春
2025-10-15
每日一題丨家長渴望孩子認可,能直接說嗎?
2025-10-15
每日一聞 | 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成功首航
2025-10-15
第三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將於16日在北京開幕
2025-10-15
每日一句丨人是在艱苦中成長
2025-10-14
每日一題丨孩子情緒不穩定怎麼辦?
2025-10-14
上一頁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教育銳評
把為教師減負落到實處
兒童劇呼喚高品質(縱橫)
以紅色薪火照亮青春征程
讓體育回歸“育”的本意(金台隨筆)
“春秋假”,放得開還須用得好
“體育外賣”熱的冷思考(微觀)
思政教育應重視培養想象力
“人工智能+”是高校思政課的“協同者”
把“會讀書的人”培養成“會創造的人…
本網原創
楊勇平:高校既要主動“求變”也要保持…
陳杰:培養適應智能文明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聚焦教育改革前沿 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
《藍色哲羅河》新書出版 書寫“生態童…
每日一聞丨呈現技藝之美 推動文化交流
每日一句丨知識即遠見
丁奎嶺:人工智能是推動大學深刻變革的…
杜匯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繪就北…
百余名師生赴麗江研學 航班上開起“雲…
每日一題丨我的孩子說話時總是用自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