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北京市平谷區召開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
轉需!31省份公布2025年研考初試查分時間
一圖看懂!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提醒“六要”“六不”
浙江湖州:開展新學期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科學家發現中生代蠍化石“龍城熱河蠍”
鼓勵高校聘請產業兼職教師
堅持基礎研究目標導向與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
科學家首次實現跨膜熒光激活蛋白從頭設計
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推進普通本科高校產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人民網
>>
教育
>>
大學
“重溫經典進校園”北京高校示范活動舉辦
2024-10-30
秋天的紅葉有哪些種類?(把自然講給你聽)
2024-10-29
科學家夫婦和他們的“樹友群”(美麗中國)
2024-10-29
為建設教育強國、海洋強國作出更大貢獻(講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2024-10-29
定位“小而精”,提升人才綜合競爭力
2024-10-29
用好學科交叉“催化劑”,高質量建設微專業
2024-10-29
高校微專業:培養興趣,“一專多能”
2024-10-29
新型光敏劑:提升激光對腫瘤殺傷效率
2024-10-29
為了新型飛行器更靈巧、更智能
2024-10-29
西南大學: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培養“大國良師”和“未來教育家”
2024-10-28
河北科技大學:校地牽手為縣域產業添智增力
2024-10-28
“兩步走”調整完善資助體系(財經新知)
2024-10-28
不斷完善學生資助政策(財經觀)
2024-10-28
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
2024-10-28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怎樣面向現實(學術隨筆)
2024-10-28
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啟動
2024-10-28
應對AI挑戰 引導科技向善
2024-10-28
“中國油畫名家筆下的井岡山”美育精品展走進北航
2024-10-25
勇立潮頭 謀海濟國
2024-10-25
探索高校科技創新工作新路徑
2024-10-25
支撐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
2024-10-25
聚焦“三航”特色 推進“三鏈”融合
2024-10-25
打造船海核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024-10-25
我科學家在DNA信息存儲領域獲突破
2024-10-25
AI是輔助工具而非替代人類的“軟件開發者”
2024-10-25
超聲“吹”出地球上最“長壽”氣泡
2024-10-24
空間能力缺乏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2024-10-24
激子超導機制可行性獲部分証實
2024-10-24
念好“特”字經 打響融合牌
2024-10-24
中外專家共話如何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2024-10-23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以友好之城待有為青年(現場評論·新…
輕考核重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
情理並重,上好思政課
交流互鑒,擴大國際影響力(大家談·…
古戲台擁抱年輕人(快評)
讓尊師惠師蔚然成風
高校專業調整忌“新瓶裝舊酒”
農業教育要向“新”而行(人民時評)
“夜校熱”折射終身學習熱潮
本網原創
轉需!31省份公布2025年研考初試…
一圖看懂!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提醒“六要…
孫友宏任東南大學校長
八部門:鼓勵高校聘請行業專家等擔任兼…
從鐵匠到演員,村民用藝術“打”出新天地
2025年高考時間公布 將於6月7日…
組圖:萌娃歸校,“繪”出多彩新學期
組圖:多彩活動迎接新學期
北京市大興區舉辦2025年課程教學改…
北京市東城區十余萬名師生迎來新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