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诗集《田野诗班》——

田野里有诗,诗里有童年

李柏霖
2025年05月16日08:4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田野诗班》:田野诗班著,李柏霖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红包是个跑步高手,从奶奶手上,跑到我的手上,再从我的手上,跑到妈妈那里”,很多人是通过总台春晚上的歌咏节目《如果要写年》,认识了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的孩子们。孩子们写下的83首童诗配以儿童手绘插画,结集成《田野诗班》出版,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和陪伴他们成长的大朋友,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8年前,我刚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教学计划满满当当,希望每一分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果时间是玫瑰,那最好每一片叶甚至每一根刺都能开花,孩子们能够高标准要求自己,练好本领,走出大山。但累死累活一学期,结果并不如人意,玫瑰没有开花,甚至叶片也没有舒展。

学期末,我让孩子们写一封信给自己的亲人,分享自己这个学期的收获和进步。大多数孩子都认认真真按照信的格式,写下抬头、问候、称呼等。我正觉满意,一转身,一张满是皱纹的纸上,却只有这样一行字:“爸爸你可以不打我妈妈吗你再打我妈妈我不yao你zhe个爸爸了”。标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拼音也不戴“帽子”,让这个句子显得那么滑稽。但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原来她在经历这些!我满心满意地努力,却忽略了这些,忽略了这些“不完美”的孩子们有自己鲜活的日子,有自己的快乐、悠闲、难过、脆弱……认识到这些,我们和诗歌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油菜花/是作曲家新作的/一首曲子/他一开/就引来蜜蜂/为他伴奏。”土地是孩子们的家园,所以有机会,我们一定去田野里走走。知道去采风,孩子们都蹦起来。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声音从未停过。有调皮的孩子追上我,问:“老师,你带我们逃课呀?”我有些蒙,支支吾吾着:“逃课……可不敢这么说……”孩子根本就不在意我的回答,嘻嘻哈哈跑得老远,留下我在为如何定义逃课而思索。

“我是一棵树/只有叶子陪我/到了秋天/连叶子也陪不了我了。”当看到孩子交上来的这样一首诗,我呼吸都变慢了,生怕惊动了这一份溢出纸面的孤单。想起了这个孩子,他刚从村小转来几个月,衣服洗得泛白,剃着精神的小平头,笑得腼腆,一笑,牙齿就会咬上他的下嘴唇。发现老师看着他,就立马收回牙齿,收敛笑意,看向自己手上的书本。下课他跟其他同学一样贴近我身侧,听他们说着趣事。这启发了我,在下节课的写作环节,我想了个主意——让孩子们一人接一句,合作完成一首诗。不一会,教室就热闹了起来,说着,笑着……我贴近这些生动的灵感,慢慢走到他的身边,看见一句——“想到要来学校,我就开心”。

这一首首小诗是一个个孩子在时光里留下的脚印,歪歪扭扭却闪着光,深深浅浅也踏成了路。我们一起看春天的桃树——“桃花长得好看/于是人们天天看/天天看/把人家看得害羞/脸都红了”;我们一起讨论“当你老了”之后仍然热烈的愿望——“当我老了/谁给我的花浇水?/所以应该在老之前/教会别人浇花”;我们读课文《慈母情深》,有人想到自己的奶奶——“我们之间隔着长长的年岁/就像银河/但她的爱/也会跨过银河/包裹我”……他们终将有一天不再是孩子,也必然会经历磨砺,但愿这些跟诗相伴的日子,这些童年里对美好的敏锐感知,能化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带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这一份可爱的童年,也在这些纸张里被拓印,期待你能看见。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6日 20 版)

(责编:李依环、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