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绝不是“副科”
今年秋季开始,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每周的科学课不少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新的调整展现了我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日益提升。
不仅在我国,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都受到教育界以及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科学课程的保障系统看,美国在1993年至2013年间,出台了5部关于科学教育课程的法律法规。英国政府每隔3至5年,就对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调整。澳大利亚教育协会则提出了科学课程的优先行动计划。1988年,英国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设的国家统一课程中,数学、英语、科学并列成为核心课程,而其他课程则为基础课程。在德国,科学课同样与语文、数学并列为小学的3门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而且其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地理、社会、经济学、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等,由此可见各国政府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尽管各个国家的课程标准在具体表述和实施上各具特色,但他们都把科学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阶段,从而确保了科学教育的连贯性。
科学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关乎学生思维习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某种层面看,科学精神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基本素养。
何为科学精神?对此,亚里士多德谈及科学的诞生时,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惊奇”,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其中,惊奇作为人之本性,首先意味着热爱这个世界,并深信他们栖居的这片土地有着美,有着万物之灵。自由则意味着思维的开阔,可以突破业已存在的解释世界的固定范式,希望用自己的思维建构对世界的理解。闲暇是以一颗充实的心去期待发现,同时也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愉悦状态,并因此发现世界。
如此看来,科学精神并非空洞乏味的口号,而是一种催人奋进、助力创新的强大力量。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公民素质的高低,既决定了个人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关系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创新乏力等诸多困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比以往更迫切地呼唤科学精神的勃发。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着看多做少、探究不足、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在一些学校,科学课甚至一学期上不了几节,沦为“副科中的副科”。
可以说,目前我国在全民科学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应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学校在推动科学课建设时,要树立起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具体实践中,要让课程设置体现出“务实”的新导向,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科学课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教会孩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评价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毋庸置疑,在新的学期,让科学课上得更“科学”,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者面临的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作者:晓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