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最强大脑”跨界对话 人工智能靠什么火起来?

记者 林露
2017年09月11日09:11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近日,“洞见论坛——科技·驱动成长“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活动现场“大咖”云集,楼梯过道都被学生军“占据”,场外还有不少人久久不肯离去,等待一次入场的机会。

此次论坛邀请到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Brian K. Kobilka,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张首晟,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饶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等一批来自国际顶尖学府和科技企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教育人士。

“大咖”们都在跨界

产学研跨界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现场的多位科学家都有跨界的背景。Brian K. Kobilka、汤晓鸥和张首晟都有自己的公司企业,他们在研究和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对此有深刻的体会。Brian K. Kobilka表示,自己创办企业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步骤,办企业与研究之间还可以相互促进。

有人说,创业者是痛并快乐着。对此汤晓鸥笑称创业只有痛,没有快乐。他说,中国创业成功的概率远低于美国,创业和各个行业都要打交道,首要的诉求是企业“活下来”赚到钱,因此最初他们选择的就是国家较重视的安防领域来做人工智能。

张首晟认为,老师的支持对学生创业尤为重要,现场分享了惠普和谷歌的创业故事。他说,驱动人类文明发展肯定需要科学,“科学需要投资,投资需要人才,我们最需要的正是既懂前沿科学又懂投资的人。”为此,张首晟尝试着成立投资公司来推动科技项目的发展,希望将科学的思维模式应用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他发现,科学研究需要“灵感”,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科学家需要自由的思想和跨界碰撞出火花”。

马化腾所在的腾讯公司与清华经管跨界合作,“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项目本月初刚迎来首批48名学员。他们从1000多个报名的黑马科技企业中层层选拔而来,这48个前沿科技项目总估值超890亿,致力于为下一个独角兽注入创新DNA。这次企业界和学界的跨界合作,将使高科技创新创业的“种子”有更好的落地“土壤”,实现前沿科技从学术到实践的探索,从科研成果到商业模式的转化,赋能未来产业的创业者,创造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饶毅不否认自己未来可能也会进军产业界,但他坚持“I 、E、U、D”的做事原则。饶毅教授解释道I是important,这项事业既有基础科学的根本性推动,也要有应用价值;E是elegent,即想法和做法都要很漂亮;U是unique,不做一拥而上的东西,只做首次;D是demand,这件事情是有需求的。

“把人工智能模拟成人的,百分之百都是假的”

当下,人工智能炙手可热,我们很难相信,在2011年以前做人工智能的科学家谁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研究这个领域,因为当时“啥也没做出来”。汤晓鸥介绍说,2011年是人工智能发展一个分水岭,首先是因为市场有了新需求,二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三是硬件的训练平台,最后是深度学习的框架为这个研究提供了可能,这四个因素加起来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实现了可能。汤晓鸥补充道,人工智能目前在三个方向上应用较多:一是语音识别,二是看的能力,三是自然语言的理解。其中,自然语言目前最火。

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饶毅认为神经科学的研究会一直存在下去,而目前受到特别的重视,有一部分原因正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饶毅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达到科幻的程度。人工智能的进步是有限的,但是具体的一些研究,比如一些脑部疾病和睡眠问题可能会有一些突破。“把人工智能模拟成人的,我认为百分之百都是假的。”

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会提升教育的个性化水平。今后,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每个人对不同教育内容的反馈来决定下一步的教育计划。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远程、视频宽带、配对和匹配等技术手段和产品,将学生和教师更好地适配,提供的学习内容将会拥有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更好的体验。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演化的第一步肯定是会成为人类的帮手,是人类研究和解决下一代技术时的助手。

张首晟说,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是因为计算能力的指数增长,以及大数据的产生和算法的改进。汤晓鸥强调一定要对人工智能进行科普,尽管人工智能大热,但大家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在自己擅长和能力所及的地方发力。人工智能可以和各行各业结合,应该慢慢去做一些原创的技术。

好奇、热爱是人类进步的内驱力

今年有两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参加”了高考的数学考试,用时不到25分钟得分均超过100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如何不断超越自我?

在饶毅看来,机器深度学习以后一定会在考试上比人类厉害,但是会考试不代表能够进行创造,所以机器不会真正替代人。饶毅强调说,中国的中小学理科教育比美国同类学校要好,他建议国家应强调理工科教育,鼓励学生学习理科课程。

与饶毅的看法有些不同的是张首晟,他既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在清华任教。张首晟回忆说,自己的早期启蒙教育是文科,历史、哲学和艺术史的学习对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很有助益。他建议中国高校为理工科学生增加文科类的学习内容。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Brian K. Kobilka在发言中强调,喜欢是他做科学研究的动力。“必须热爱自己所做的工作,才能具有内驱力,从而不断积极地探索下去。”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