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教融合”国家队 积跬步以成大道
在举国上下为贯彻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迎接十九大,服务教育创新改革的征程中,一股来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力量,深沉而有力。
国家级引领性产教融合项目、高校产教融合创新要素汇聚的实验平台、全国高校校企合作‘双创’实战演练平台、中外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格局,一幅持续推进中国教育创新改革事业的画卷,努力为开辟十九大教育新征程寻找着答案。
2017年9月,适逢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成立两周年。两年来,中心服务教育创新改革事业风生水起,教育新生态化建设得到深入推进,一批牵引项目、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在创新开拓中破茧而出,一年一度的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已然成为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项目务实落地;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发展势头迅猛;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五所院校转型有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纵深融合;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进入全面试点;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主动破解行业人才供需难题;“百校百题”、“华晨汽车设计大赛”在“双创”实战演练平台上次第打开;先进技术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成功上线;国际交流合作战略项目不断拓展;203家企业和高校在“一带一路”国际论坛上共商共建丝路学院……
而这些仅是中心推进“产教融合”事业中万千项目活动的一页缩影。将“以思想立言”的维度延展到平台建设的方方面面,响应中心主任陈锋创新性的“一体两翼”“大舰战略”“产教融合+”等战略思想,四大平台联动产生的合力持续扩大,为教育创新改革事业带来一股让人欣喜、势不可挡的力量。
国家型示范项目纷纷落地 培育国家产教融合集成平台
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汇聚创新要素的实验平台,是中心的一贯发展理念。“把握先机,才能走在时代前列”,创新与发展处负责人刘志敏这样谈道。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便是中心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鼓励信息化及工业4.0时代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开启校企合作共建的成功范例。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实施以来,受益老师数量达300余名,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科研创新、教学应用能力;受益学生数量达8000余名,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幅成长;49个合作高校,100余项科研项目,辐射1900余家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3700余家IT系统集成企业、3000余家中兴通讯本地化工程服务及销售合作伙伴,累计产业金额达2.1585亿。丰硕的项目成果将推荐参加十八大以来的教育成就成果展。
与此同时,数据中国“百校工程”、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数字媒体创新基地、百千万工程项目等引领性产教融合项目次第有声有色地展开。其中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稳步推进41所项目试点院校和20所培育院校建设;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与华晟经世联合中兴通讯、ABB、GE、施耐德等知名企业推动项目实施,在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上举行了17所试点院校的合作签约;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首批遴选确定21所试点院校,已邀请14位学界、业界专家,18家企业加入数字媒体生态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与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改革实验项目---“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30个试点院校中,已建成实训基地1个,在建项目7个在路上;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项目,得到全国多所高校的积极响应;与厦门大学、招商局集团探讨VR实验室建设方案,实现VR世界实验室高端平台突破。
在国家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矩阵初步落成之际,两大平台——全国首家先进技术校企合作平台,与应用型高校建设信息服务平台,相互支撑形成了新的合力。截止到7月21日,更新平台动态共计275条,并建立“校企帮”微信平台,同步跟进。
国内梯度纵队协同作战 筑牢高校产教融合体系
2016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促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高校转型发展,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产教研结合、校企结合”建设目标。
两年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围绕“产教融合”这一核心,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上下真功,求实效。
5个试点院校搭建高校产教融合创新要素汇集的实验平台,形成“东南西北中”五位一体的全国覆盖模式。钦州学院依托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成立北部湾政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兰州文理学院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坦吉克斯坦国立音乐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立承德发展研究院和避暑山庄研究院;营口理工学院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成立港口经济新建自贸区智库……
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试点院校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京津冀、西部大开发、东北二次振兴、北部湾等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实施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点工程战略,成为国家推动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形成产教融合发展体系化运作格局和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为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开创了持续和谐的局面。
拓展一体两翼国际合作格局 构建国际教育创新网络
当下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然向纵深层面展开,中国作为国际教育创新网络的重要一环,如何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国际教育合作模式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中心以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与高度的使命感,开创出“一体两翼”——即平台对平台、高校+企业的国际合作新格局。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持续推进,与美国加州高校联盟建立合作,首批14所试点院校和28所培育院校项目逐步落地;中美“彩虹计划”,共同促进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在大气、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科教融合工作,搭建中美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集成平台;与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洽谈合作,并以此为契机,探索搭建海外实习实训平台;积极与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联盟拓展合作,推动中国—芬兰教育创新中心建设;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与英国国家学历学位中心开展深度合作,目前已有48家意向院校积极申报;与荷兰、爱尔兰、德国、新西兰等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持续推进在路上……
2017年6月,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成为“产教融合”领域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8个分论坛、3场圆桌会、44位业界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51位专家开展9场对话会、26家单位和机构作创新案例分享、7个国家的63位教育机构负责人、大学校长和知名学者、3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105所国内高校的负责人参会,利用“1+N”的品牌性论坛,构筑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知识创新体系。
无数优质海外资源的“引进来”,相应的便是如何更好的建立人才输送渠道,昂首挺胸地“走出去”。中心借筹备欧亚经济论坛教育分会的契机,致力探寻欧亚各国共同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创新模式,“国际丝路学院”的成立为之更添亮点,有力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舰”战略已初具雏形。
“双创”实战演练平台精彩纷呈 为青春搏击注入新动力
中心切实贯彻着“产教融合”的理念,以双创实战为载体,以公益性为宗旨,打造全国高校校企合作“双创”实战演练平台。目前平台汇聚“百校百题”大赛、中美“双百”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工程实践创新大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健康创新大赛等系列赛事。首届“全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反响强烈,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市230所院校提交的734篇征文作品,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4月,由中心发起的2017华晨汽车·首届大学创客设计大赛在北大光华学院正式开幕,这是汽车设计及汽车生活领域最高级别、最专业的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参赛范围覆盖全国数百所高校,可谓规模空前。不再是单纯的创新创业的教育,也不单纯是社会上的创业孵化,而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大赛实战化的“双创”模式,有力的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国家双创,青年担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希望广大企业、高校与学子肩负起创新创业的使命和责任。”中心主任陈锋如实阐述着“双创”平台建设的初衷。
“我们要做中心的生力军,产教融合事业的‘国家队’,世界产教融合的‘梦之队’!” 创新与发展处负责人刘志敏这样希冀道。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