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直播>>直播访谈>>高校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

创新,向未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运行两周年

2017年09月01日18:28 |
小字号
原标题:创新,向未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运行两周年

2017年6月30日下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纪念活动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再次阐述中心“担当,创业,团队,开放”四种精神。此时,中心成立已近两年。

两年的创业,是几张旧桌椅、几个人白手起家、不畏艰难的征程。

两年的奋斗,是中心创造价值、凝聚精神的源泉。

面对产业升级,科技革命,教育创新……变革的大潮奔涌而来,中心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而生,肩负传统和时代的荣耀与责任,必须以全新姿态站立潮头。

建设教育创新要素聚集的平台和全球教育变革影响力中心,这是对时代的回应,对前行的期许,对初心的坚守。

战略平台

两年,中心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服务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教育部党组赋予中心的职责,打造四大战略平台。

——研究与数据平台,紧密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构建服务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战略的科学决策支持体系。

(全面参与教育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规划编制,组织管理近30个重大教育战略和政策问题研究;以宏观政策分析为重点,印发150期《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简报》;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展监测,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教育现代化进程报告制度,发表教育现代化研究系列报告,启动全国人才可获得性调查;建立教育统计数据分析制度和教育大数据APP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统计人员在线培训平台;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开局。)

——学校绿色发展平台,自觉履行绿色发展战略责任,推动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

(12期基本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6期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后勤领域培训班,覆盖上千所学校;成立中国绿色校园设计联盟,设立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加快绿色校园相关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实施能效领跑者示范建设试点项目,构建高校能源信息平台;推动绿色后勤、科技后勤、联合后勤,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农校对接;积极推进绿色校园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平安校园能力建设;成立中国大学绿色校园社团联盟,宣传倡导校园绿色生活理念。绿色校园研讨会、节约型校园研讨会、节能低碳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教育系统绿色发展。 )

产教融合发展平台,高举产教融合旗帜,推动教育更好服务创新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参与研制《关于推进深入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协助搭建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监测平台和评价体系,一批产教融合重大研究项目启动,应用型高校建设成果得到推广。在5所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建设。ICT、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科学工作标准等重大产教融合实验项目覆盖200多所高校。平台对平台、高校+企业的国际教育新模式呈现强大生命力,中美、中英、中德等项目全面启动,中荷、中芬、中爱等合作蓄势待发。新型应用型课程发展格局初现。“百校百题”、“华晨汽车设计大赛”在“双创”实战演练平台上次第打开。)

——教育投融资服务平台,面向新时期教育发展需求,创新投融资机制为教育发展提速。

(教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营。推动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和商业转贷服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项目开始接续落地。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恒丰银行和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开展战略合作。开展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探索。指导组建教育投资百人俱乐部。推动大学创客工场双创基金服务师生创业。教育领域PPP业务的研究与探索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三大新型高级别论坛正在显示强大影响力。第四届产教融合国际论坛、2017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绿色校园分论坛余音尤在;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分论坛开幕在即,我们的声音正传向丝路、传向全球。

首创精神

两年,中心用多个“首次”为教育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首个国家级教育智库平台——中国教育智库网。

首个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政策储备库,由教育智库网首次发布的证券市场教育投资指数。

首个公共教育数据服务平台教育大数据APP。

首个高校教育扶贫地图。

首个学校绿色发展研究基金。

首届全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

首次共同开发上线了教育统计人员在线培训平台和首次教育统计学术年会。

首个教育政策直播课程——国育大讲堂。

首个区域级教育扶贫项目——西南旅游与健康教育扶贫项目。

教育,正处在形态变革的前夜。还有更远的征程,通向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学习;还需要无数个更重大、更深远的首次,服务和推动教育迈向未来。

思想立言

两年,中心深入贯彻教育部党组的战略部署,敢于实践,勇于突破,宣传倡导一系列教育新理念新思想。

——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系统深入研究教育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军民融合,促进部分普通高校转型发展;

——直面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科技革命的挑战,谋划校区2.0、园区2.0,推动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区建设,将学校建成“运行中的绿色发展实验室”;

——提出“大舰战略”思想,强化“集群发展”和“确保突破”战略思维,规划“智慧学习工场”和“创新中心”建设,引领建设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学科专业群集超级平台;

——推动“平台对平台”“学校+企业”国际合作新模式,构建“一体两翼”服务“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

——以“创新生态系统”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倡导“美学工业”思维,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流程”全要素改革;

——关注教育和学校“形态变革”,推动教育“新形态、新场景、新课程、新技术、新流程”研究与探索。

团队建设

两年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朱之文、李晓红先后到中心视察指导,孙尧副部长到任后首次公开公务活动是在第四次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规划司、人事司、财务司、国际司、办公厅都对中心的创办和建设给予巨大支持和帮助。

中心是教育创新合作的大平台,数百家企业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努力奉献,汇聚无穷力量。

中心是凝聚昂扬斗志的大舞台,挂职人员、借调人员、兼职专家、退休老同志在这里都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心是年轻奋斗者的大舞台。看这穿梭的身影,看这不熄的灯光,一张张闪过的年轻面孔,他们自加压力、积极奋进,他们的成长正是中心发展的标志。

从只有5名党员到今天43名党员,中心党支部构成了团队的核心力量,认真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四个合格”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的建设成为推动工作发展的“火车头”,反腐倡廉成为风险防控的“防火墙”,凝聚人心成为汇集发展正能量的“大磁场”。

“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党的号召,这是时代的呼唤。

时空易换,不变的是我们服务教育改革创新的情怀。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创新未有穷期,我们向前,向着未来教育,向着打造教育创新链和重塑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再出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责编:熊守朋(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