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那些有趣的想法 新版知乎上线了一个新“想法”
8 月 24 日,在新版本 App 上,知乎推出了全新的知识分享场景:“想法”并开启内测。
新推出的“想法”是一款帮助用户即时、轻量地分享灵感、观点或思考的新场景。对知乎而言,“想法”是一次知识分享方式的创新,是知乎“让知识连接一切”的一种新实践,它将更丰富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和社交平台的应用场景。
对知乎用户而言,当他们有一段闲暇时间,想要阅读深度长文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问答”、“文章”和“专栏”来满足知识获取的需求;当他们想要获取结构化,有组织的知识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选择“知乎 Live ”或者“知乎书店”的电子书。而现在,在他们碎片化的工作生活间隙,也能通过“想法”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知乎「想法」界面
“想法”是什么
在“想法”开放内测后的第一天,就已经有用户提出疑问:“知乎是要做微博还是朋友圈?”。
针对这一问题,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也进行了解释。他回复用户道:短内容生产是有价值的场景。而对短内容来说,信息流最重要,因此(知乎)会把发布功能做好,阅读体验做好,其他功能都不做。
周源在用户「想法」下的留言
近两年,知乎在产品升级迭代的步伐上明显加速。从一个小型知识社群,到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型知识平台,知乎一直通过对用户使用场景的挖掘和延展,帮助有需求的用户们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知识。
在此期间,知乎陆续发布了包含知乎书店、知乎 Live 等在内的一系列功能和产品。而此次推出的专门针对移动端的新“想法”,正是知乎在“短内容生产”方面的一次全新场景拓展。
知乎希望通过打造一种与原有业态截然不同的全新场景,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记录和分享脑海中即时的灵感,观点和思考,也让有价值的短内容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传播、讨论和碰撞。所以,在“想法”的ICON设计时,知乎选取了“∞”这个意象,希望能让用户共同探索“想法”的无限可能。
为什么做“想法”
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和社交平台,知乎一直致力于让用户发现和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而针对此次上线的“想法”,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
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思考方式越来越工具化和机械化,疏于独立思考。知乎一直鼓励多元包容,倡导用户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而新版知乎的上线,尤其是“想法”的推出,本质上也是对当今社会趋势的一种反思。作为平台,知乎希望为用户打造一个可以表达“想法”的地方。
事实上,知乎用户拥有极强的内容判断力,对内容质量要求极高。他们在知乎上表现出了独立、包容、多元及具备深度思考能力等优质特征,需要一个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想法”的地方。同时,知乎相信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潜在用户,同样需要这样一个能“好好说话,认真沟通”的场景。
为了服务好这些用户,满足用户“好好说话,认真沟通”的需求,“想法”应运而生。
从短内容分享角度来看,相对于知乎其他知识分享场景,“想法”也有其独特优势:
对于有较强内容生产能力的用户而言,借助新上线的“想法”,他们可以便捷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与同好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对于不那么擅长长文写作,日常习惯于阅读的用户来说,“想法”降低了他们的内容创作门槛,能很好地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另一方面,“想法”也将成为更多新用户获取新知识,结识新朋友的一种新路径。
长期以来,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和“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知乎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最具创造力的优质用户群。基于这样的社区氛围和平台机制,知乎成为了最适合打造“想法”的平台。这也是“想法”不同于其他任何类似产品的先天优势。
不只是一个“想法”
除“想法”外,知乎新版本还做了众多功能优化,上线了全新首页、“每日新知”音频功能。
知乎全新首页包含“动态”、“发现”和“热门”三大板块。在“动态”里,用户可以获取自己关注的用户、话题或圆桌等的即时动态;在“热门”里,可以了解知乎热议内容。同时,知乎也希望帮助用户在个人兴趣和热点话题之外,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所以在“发现”里,知乎会推荐有用有趣的精选内容,让用户能有所收获,抵达更大的世界。
而“每日新知”则是知乎一次全新的声音实验。通过精心挑选站内不同主题下适合收听的内容,在重新加工打磨后推荐出来,为用户带来实用、专业、有趣的免费音频内容。
此外,移动端的首页、个人动态和“发现”页面的视频中,视频预览自动播放功能也同步上线。
截至今年 5 月,知乎已拥有 8400 万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 2200 万。而去年上线的知乎 Live 成绩也非常漂亮。到今年 5 月,知乎已经举行了超过 3700 场不同主题的 Live ,有超过 310 万人次参与,用户复购率达到 42%,讲者的平均时薪过万元。各项数据来看,知乎平台的增长形势稳健。
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从“回答”、“专栏”和“文章”到内容更结构化的“知乎 Live”、知乎电子书,知乎通过更丰富的场景和更多元的知识分享工具,不断满足用户对于知识分享的多种需求,努力构建面向广泛知识消费者和机构伙伴的大型知识平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