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去田间走一走,别只想着写论文”
编者按:7月24日,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赴西安—杨凌—兰州—敦煌—张掖进行“穿越千年丝路,寻找中国印记”集体采访活动,探寻千年丝路中的往事,触摸丝路的传承和发展,于探寻中学习,于采访中传承。本次采访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人民网联合主办。
第一次接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们,是在西农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当时几位驻站学者和果农代表站在一起,他们个个皮肤黝黑、身材精瘦、衣着朴素,身上带着农人特有的沉稳与坚韧,和果农没多大区别,与我们印象中西装革履的大学教授更是截然不同。
我国西北地区较为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到农业发展,这也是部分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水与土,就是西北地区的生命源。所以如何保持水土、选择适合旱地生长的作物、找寻适宜旱地种植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西农专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力图解决干旱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的困难。
杨开宝:从小感受水土流失之痛
图为记者采访杨开宝教授(王松摄)
1964年出生在陕西榆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偏僻的小山村,杨开宝从小就见识到了严重水土流失给家乡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所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西北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之一)水土保持专业。
杨开宝教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监测土壤水分长期动态,采取地面覆盖措施,通过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来推求植物的耗水规律。许多农业科学家都常年驻扎田间地头,采集分析实验数据,杨开宝也不例外。他曾在陕北米脂试验站研究谷子的土壤水分,住在村里的村部,一干就是15年。直到2012年应聘到西农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开始研究猕猴桃的水分问题。
聊起猕猴桃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和改进,杨开宝侃侃而谈,充满激情:“猕猴桃对水分很敏感,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一般农作物保湿用的地膜不透气,不适合猕猴桃。经过我们反复调研,最终找到了一种园艺地布材料,同时满足保湿和透气两个需求。”
汪有科:解决问题是工作的动力
“工作中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与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就特别想尽快去解决。解决问题,就是我工作的动力。”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汪有科,对工作保有着简单的热情。
汪有科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1999年国家节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后,他便开始主攻节水和高效用水。在中心的展板上,有榆林山地红枣滴灌项目的详细介绍,汪有科就是项目的具体实施人。他们指导果农将沟道中有限的水输送到山上,再用滴灌方式对满山枣树灌水,配合“节水型修剪技术”等先进农科技术。2005年项目实施至今,当地红枣产量提高了八倍。
许多人担忧农科研究后继乏人,汪有科与杨开宝对此都比较乐观——国家近年来培养了大批农业科学人才,并不断完善鼓励机制。农业必须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今后的农业研究条件会越来越好。因此一定会有大批青年人投身到农业科研中去。“但还是希望年轻人能用心、用力,用现代化手段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难题,通过技术手段促进农业发展。多去田间地头走一走,不要把学习重心只放在写论文上。”汪有科补充说。
韩清芳:早习惯风吹日晒不打扮
韩清芳是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不多见的一位女教授。采访中她对记者说:“一旦投入试验,就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作物生长季节就是工作时间。遇到重要的试验阶段,只要天亮着就一直在地里。”
据了解,由于农学实验的田间实施对研究结果至关重要,在播种、收获等重要生长阶段,教授都会扎根田间地头。西北风沙大,气候干燥,尤其是夏天,烈日炎炎,记者在太阳下停留十几分钟就难以忍受,更别说坚持一整天了。但韩清芳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风吹日晒,皮肤不好,没时间穿衣打扮,早就习惯了。”
从事旱地农业研究25年,韩清芳觉得,最亏欠的是家人。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孩子两岁时自己去宁夏海源、彭阳的实验基地工作,把孩子放在了农村老家。天气炎热,孩子得了痢疾,老人没有及时发现,险些不治。
有着温柔嗓音的韩清芳,和其他农科教授一样,黝黑、质朴、默默耕耘。25年来,她共发表了120余篇论文,主编出版1部研究著作,参编8部研究著作,获得过6个省级科研成果奖。(同济大学赵子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